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銀都”為你私人訂制

  • 發佈時間:2015-08-19 01:31:0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第二看臺

  文·本報記者 趙英淑

  “被譽為‘中國銀都’的湖南郴州永興縣,擁有從廢舊資源回收、冶煉提純、深加工再到交易的白銀産業鏈,目前全縣一年的白銀産量已超2000噸,佔全國總産量的1/3。獨特的地理優勢和豐富的礦産資源,造就了湖南龐大的現貨交易網路平臺發展潛力。”8月9日,在湖南華夏銀都大宗商品現貨交易中心啟動儀式上,該中心董事長趙亭龍如是説。

  據了解,交易中心集合了陶瓷、湘繡、黑茶、南青銅器等湖南具有深厚湖湘文化底蘊的優勢傳統産業,主要經營農産品、紡織品以及工藝品等上千種商品。該平臺將打造一個以現貨貿易為基礎,以物流配送、金融配套為依託,以資訊技術為支撐,具備現貨貿易、公平定價、避險保值、商品投資功能,集商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於一體的現代化商品金融市場。目前,交易中心集中打造白銀市場。

  此前,湖南華夏銀都大宗商品現貨交易中心與中國銀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按照協議,雙方將合作推出銀都白銀和私人定制工藝銀,彌補了國內有關現貨工藝銀方面的市場空白,進一步完善了國內貴金屬交易體系,為投資者帶來了更多選擇。趙亭龍介紹,交易中心將打破傳統思路,開拓白銀銷售新渠道,開發出産品齊全、品質優良、方便快捷的網上商城。客戶不但可以直接交割白銀,更可以通過網上商城根據自身需求私人定制工藝銀産品。

  白銀曾經是國際上的通用貨幣,其儲量是國家經濟實力的一個象徵。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期,白銀的工業應用日益廣泛,儲備職能日漸弱化。與此同時,製造業對白銀的需求逐年增加。目前,我國的白銀産量位居世界第一,白銀工業的崛起正在改變著世界白銀原有的供應格局,白銀市場的開放使我國成為世界白銀需求最具增長潛力的地區。

  近年來,製作銀飾、銀製品、銀幣和銀質紀念章的白銀用量顯著增加。科學發現,“銀”不僅具有裝飾、收藏作用,還被賦予了“安五臟、安心神、止驚悸、除邪氣”的保健作用。同時,“銀”還具有鑒別有毒物質和殺滅細菌的功能,被人們譽為“永久的殺菌劑”。現代醫學還認為銀能排毒養生、延年益壽,長期使用可以起到加速新陳代謝、增強抵抗力的作用。特別是純銀食具、描銀傢具等私人定制工藝銀産品,不但顯得美觀大方,高貴奢華彰顯尊貴品質,還能在一定範圍內産生磁場,釋放大量的銀離子,激發能量,吸收人體排出的“毒素”。

  對白銀需求的增加,使得近幾年來白銀價格上漲,白銀市場重現紅火景象,為湖南華夏銀都大宗商品現貨交易中心與中國銀都深化合作、互利共贏打下了良好基礎。有分析認為,作為全國首家工藝銀現貨交易中心,湖南華夏銀都大宗商品現貨交易中心與湖南郴州永興縣建立了全國首家電子與現貨融合一體的現貨交易平臺,向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商業模式變革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該交易中心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國內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現有的OTC模式的天然劣勢,真正做到了有實物交割,有工藝銀可以兌換,為“中國銀都”的工藝銀推廣打開了一個窗口和推廣平臺。

  在採訪中,趙亭龍告訴記者,交易中心致力於推動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白銀産業結合,將原本單一的白銀線下貿易升級為“雙線”貿易。對此,業內專家稱,大宗商品現貨交易能運用大數據準確判斷行業狀況,精準定位客戶群及其對産品和服務的需求,據此再結合自身的資源優勢設置自身市場定位,創新交易和交收模式。如此能較大程度地減少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業務和服務競爭的同質化,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有利於改變我國當前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市場較為混亂的現狀。白銀貿易原本只是單一的外輸原料銀。而現在在其基礎上加工成工藝銀,此舉增加了白銀附加值,對傳統手工藝是一種傳承與發揚,也帶動地域經濟向著綠色迴圈經濟方向發展,進而促進整個白銀産業鏈的升級,推動白銀貿易市場的創新與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