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天然氣降價,供給管不管夠

  • 發佈時間:2015-08-17 07:2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 陳莎莎 尹悅悅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以“煤改氣”為舉措之一的能源結構調整已被推進數年。無論“無煤”還是“減煤”,都以天然氣供給情況為基礎。不過,橫亙在“煤改氣”道路上的最大障礙——天然氣價格問題依然沒有很好解決。要乾淨的空氣,還是便宜的能源?從國家大氣污染治理的決心和力度來看,這個問題儼然已經有了答案。至於誰會為清潔的空氣埋單,目前多方利益體還在討價還價。

  近日,有消息稱,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牽頭制定的氣價調整方案已基本確定,非居民用氣將再次下調。

  如果成行,這是繼今年年初下調後的再一次下調。為何天然氣價格一降再降?價格下跌對上游企業有何影響?天然氣價格還會再次上浮嗎?

  調多少何時調

  此次下調幅度在0.4元至1元/立方米之間,9月份調價的可能性很大

  今年2月份,國家發改委宣佈,4月1日起,中國天然氣價格正式並軌。各省增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下降0.44元,存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上調0.04元,這是國內天然氣價格改革中,首次大幅下調天然氣價格。

  按照國內天然氣定價採取的“凈回值測算”方法,天然氣價格與燃料油和LPG(液化石油氣)掛鉤。依據國家發改委公佈的計算公式,油氣諮詢機構稱,依據2015年以來的國際油價走勢,非居民用氣價格此次下調幅度在0.4元至1元/立方米之間,具體調價幅度還需看最終結果。

  申萬宏源認為,中國正積極調整進口能源結構,有意控制進口能源價格,也顯示了國內天然氣價格仍存在下調空間。加上國際油價持續走低壓低了國際天然氣價格,國內氣價下調勢在必行。

  “預計下調空間在0.5元/立方米。下游對價格敏感,若天然氣價格下調1元/立方米和0.5元/立方米,對應的工業需求增量分別為320億方和160億方,對行業需求帶動明顯。”

  相比國內成品油調價有完整的計價週期和調價窗口,國內天然氣價格改革自2013年以來,並無確定的調價週期,但從以往調整時間來看,一般以半年為期限。

  今年2月28日公佈的價格政策距今一個多季度,執行時間4月1日距離目前時間更接近,9月份調價的可能性很大。

   供需為何反轉

  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天然氣需求下降以及天然氣價格改革等因素疊加導致的結果

  2004年底,以西氣東輸一線工程全線正式商業運營為標誌,中國天然氣産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多年來,中國天然氣供需一直處於緊平衡狀態,2013年起,出於對天然氣供應保障能力的擔心,為預防“氣荒”(供小于求)出現,國家發改委連續兩年上調了天然氣價格,以確保供給端生産企業的生産積極性。

  2014年,天然氣供需關係反轉。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發佈的《2014年國內天然氣行業發展報告》顯示,當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增速開始大幅下滑,近十年同比增速首次出現個位數增長,增幅僅為7.4%。

  中國石油大學教授劉毅軍預測,“按照《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2015年重工天然氣規劃消費量為2300億立方米,實際上,即使以2015年天然氣表觀消費量增長率9%計算,每天仍有超過1億立方米的過剩天然氣銷售不出去。”

  為什麼天然氣出現供需趨勢反轉?安迅思天然氣資深分析師韓小慶分析,這是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天然氣需求下降以及天然氣價格改革等因素疊加導致的結果。

  劉毅軍説,中國是以煤炭為主的國家,目前煤炭價格比天然氣具有經濟性,當經濟性增速下滑時,最先減少的就是天然氣電廠。劉毅軍認為,國內天然氣供過於求形勢在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改變。“大範圍、嚴重的‘荒氣’(供大於求)局面可能持續出現。”

  上下游咋協調

  如果油氣價格持續低迷,對於下游的石油化工、天然氣加工利用等是利好,有利於一體化石油公司平衡收益

  需求下滑,天然氣供給會相應減少嗎?

  從解決環境問題的角度,天然氣作為低碳能源,是現實的可供利用的手段,因此天然氣的使用是大勢所趨。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專家羅佐縣認為,“以美國為例,環境問題的有效解決一定程度上靠的就是天然氣價格的低廉。中國這麼多人口,環境問題比較突出,應該鼓勵推動天然氣消費。”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王禹民表示, “力爭在2020年前,實現年産常規天然氣1850億立方米。2020年天然氣在一次能源佔比提到10%以上。”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預測,“2020年,中國天然氣的消費量可能比2015年增長一倍,達到4100億立方米。”

  氣價一將再降,很顯然利好天然氣下游産業的發展,對發電、車船交通、城市燃氣等企業都將形成一定利好。“目前油氣價格都低,對民眾而言,創造了福利,可以説上游是一種‘政策性虧損’。”羅佐縣表示,“如果油氣價格持續低迷,對於下游的石油化工、天然氣加工利用等是利好,有利於一體化石油公司平衡收益。”

  但是,由於天然氣需求量減少,且價格走低,上游生産企業的生産動力不足,這顯然與政府希望擴大天然氣産量的願望相違背。中國城市燃氣協會秘書長遲國敬表示,天然氣價格的並軌,必須讓全國上中下游企業都適應市場定價機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