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重慶“打工第一縣”上演“鳳還巢”

  • 發佈時間:2015-08-17 05:53:2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重慶開縣是三峽庫區的移民大縣,深處三峽腹心,四面環山,全縣160多萬人口中,外出務工人員常年保持在55萬人左右,被稱作“打工第一縣”。

  《經濟日報》記者近日在開縣採訪時發現,全縣上下已經掀起返鄉創業的熱潮,返鄉創業“觸角”正向多行業、多領域擴展,創業地域覆蓋城鎮農村,全縣返鄉創業人員創辦的經濟實體對縣域經濟的貢獻率達到50%以上。

  返鄉人成創業主體

  今年42歲的肖華,10多年前還是福建某鞋廠裏的一名“打工仔”,如今他在開縣“小有名氣”:2001年返鄉創辦的勇華鞋業公司是當地為數不多的品牌企業之一,銷售收入從創辦之初的200多萬元增長到2014年的1.4億元。

  肖華只是近年來開縣農民工返鄉創業大潮中的一員。他告訴記者,因為家裏窮,人多地少,1993年隨著勞務大軍從開縣到沿海地區打工賺錢,那年他21歲。

  記者了解到,為了緩解人地矛盾,促進農民增收,開縣從1992年開始有組織有計劃地引導當地勞動力轉移輸出,與輸入地簽訂協議,實行“訂單式”輸出。此後,在全國各大城市的餐飲、種植、築路等行業,都能見到開縣農民工的身影,“打工第一縣”的説法由此得來。

  2000年,開縣提出“輸出勞動力,引回生産力”,著力吸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就在這一年年底,在外務工的肖華帶著幾十萬元的資金,以及學到的技術和管理知識,回到開縣縣城辦起勇華製鞋廠,帶動就業800多人。

  開縣就業局勞務産業辦公室主任袁萬祥介紹説,2010年,開縣成為全國首批5個“西部地區農民創業促進工程試點縣”之一。之後,開縣啟動實施了“萬人返鄉創業工程”和“外出勞務回引工程”,“外出打工潮”開始向“返鄉創業潮”轉變。最近幾年,開縣每年都有超過1萬名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

  “2010年之後,開縣外出務工經商人員逐年減少。”袁萬祥説,開縣返鄉創業呈現出兩個特點:一是量大,返鄉人員創辦的實體企業佔到全縣市場主體的50%左右;二是返鄉人員成為創新創業主體,返鄉創業品牌工業企業達13家。截至今年6月30日,開縣全縣返鄉創業人員達到61250人,創辦的經濟實體達到28110戶,總投資達到295億元,吸納就業19.7萬人。

  政府提供全程服務

  是什麼因素激發了越來越多開縣人返鄉創業的熱情?

  32歲的彭東是開縣人,曾經在阿里巴巴國際事業部杭州分部工作,2008年回到開縣創辦了一家網路科技公司,做起了電子商務。在他看來,自己之所以選擇返鄉創業,一方面是因為開縣近年來經濟發展很快,城市功能和交通設施都較為完善,未來發展空間很大;另一方面,政府出臺多項優惠政策,營造良好的返鄉創業環境。

  “對發展網際網路行業來説,大城市競爭已十分激烈,三線城市有更大的市場空間。並且,開縣對創業的扶持力度也是我看重的。”彭東説。

  築金巢,方引鳳來棲。記者了解到,為了吸引更多外出務工者返鄉創業,開縣不僅在全國率先設立了“勞務産業辦公室”和“農民工返鄉創業工作領導小組”,而且根據縣情和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特點,規劃建設了“一區三園三分園多點”的返鄉創業工業園區和“全縣一網”的農業創業平臺、“服務一體”的三産孵化平臺,為返鄉創業人員辦證、用水、用電、用地等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務”。

  目前,開縣返鄉創業園共有康園自行車廠、廈門尚捷貿易公司、東莞煜輝化工公司、東莞鑫泰電子公司等86家企業入駐,協議引進資金334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78億元,建成投産59家,2014年産值達到186億元。

  幫助返鄉企業破解“招工難”和“融資難”是開縣縣委政府著力思考的問題。袁萬祥説,開縣一方面引導返鄉創業代加工企業向鄉鎮深度轉移,讓企業直接到鄉鎮街道辦廠,讓勞動者在家門口就能夠務工,以此挖掘利用鄉鎮街道的閒散勞動力資源;另一方面,出臺《關於小微企業創業聯保貸款實施辦法》,規定創業孵化基地為小額貸款的經辦機構,不需擔保人擔保、不需財産抵押就能貸款,為返鄉創業企業解除融資“瓶頸”。全縣目前累計發放小額擔保貸款22.5億元,發放總額佔重慶市的十分之一。

  同時,開縣大力推進返鄉創業技能培訓工作。記者在開縣白鶴工業園區採訪時,正值新一期的返鄉創業培訓班開班,30多名學員醞釀著自己的創業夢想。在開縣,這樣的培訓班已經開辦超過350期,先後培訓了1萬多名大大小小的創業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