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日本民眾記憶中70年前的"那個聲音"

  • 發佈時間:2015-08-14 10:1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王健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東京8月14日電 題:日本民眾記憶中70年前的“那個聲音” 中新社記者 王健

  在許多老一輩日本人的記憶中,8.15這個日子是與昭和天皇70年前首度公開發聲,在廣播中宣佈投降的停戰詔書緊密相連的。而這直接意味著日本發動的那場漫長侵略戰爭的終結。

  對這段時長僅四分半鐘的特殊廣播,在日本有一個專用指代詞叫做“玉音放送”。而一些上年紀的日本人談起那天的記憶,則百感交集地用“那個聲音”作為指代。

  埼玉大學名譽教授鐮倉孝夫至今清晰地記得,當時還是小學六年級學生的他,與父母一同圍著破舊的收音機聽到了“那個聲音”。因係老式文言,電波又有雜音,他根本不知是何意思。只是廣播結束後,父親重重舒了一口氣,説“這樣就好了”,令其至今印象深刻。

  令其印象深刻的事情還有,之前一直在拼命煽動戰爭的老師們,突然一夜之間就一百八十度改變了説法,讓學生驚訝萬分。

  另一位退休學者姬田光義,當時只有小學二年級。他告訴記者,那時他家被疏散在神戶的鄉下,他與同學們按通知要求一起跪在學校院子裏聽“重要廣播”。大喇叭裏放出的聲音很奇怪,完全聽不懂。看到旁邊許多老師哭起來了,更覺得不可思議。但離開學校回到村子裏,發現村民們卻都十分開心,説“終於結束了”。

  70年前那一天的“那個聲音”,還是不少日本人的生死“拐點”。年逾九旬的沖松信夫告訴記者,當時他作為“特攻隊”的一員,已接到命令要在當天下午3點起飛“出擊”。突然被令“暫緩”,接著就是按通知在軍方借用的民宅內收聽廣播。在這之前,他雖在軍校受閱時見過被捧為“現人神”的昭和天皇,但與當時眾多日本人一樣,從未聽過其説話聲音。覺得那種抑揚頓挫很奇怪,不像普通日本人説話的方式。

  沖松很快就聽明白,日本投降了,戰爭結束了。他感嘆,令其出乎意料的是,本以為受過長年軍國主義教育的自己會因此而痛不欲生,沒想到腦子裏閃出的第一個念頭竟是:“這下得救了”。

  與經歷戰爭的老一輩相較,戰後出生的日本人一般對“那個聲音”沒有深刻印象。橫濱大學教授村田説,戰後出生的日本人,哪怕是學者專家,也罕有完整聽過“玉音放送”錄音的,更不用説深究其內容了。而年輕人中很多甚至根本不知道“玉音放送”之説。

  廣島遭遇核爆70年的當天下午,正在核爆遺址旁邀路人一同“和平擁抱”的19歲當地女孩柿元,被問及是否知道“玉音放送”時顯得一臉茫然,笑問“那是什麼呀”?經仔細説明後,她稱好像小時候不知什麼場合聽過“那個聲音”,但完全不懂其內容,只被大人告知這代表戰爭結束。

  隨著戰後70年節點將至,有關話題再熱東瀛。新近上映的紀實體影片《日本最長的一天》,便刻意凸顯了有關“玉音盤”的情節。

  日本宮內廳在本月初首度公開了一直秘藏至今的“玉音盤”原聲。據悉當時錄製了6隻原聲盤,“終戰日”播放後被嚴密封存收藏于日本皇室。盟軍方面索取該原始錄音時,所獲乃復刻盤。之後各類廣播電視節目中出現的“那個聲音”,便是整體比原聲慢了約10秒的復刻音源。

  一同被公開的,還有當時用來舉行決定投降的御前會議,並敲定投降詔書內容的“禦文庫附屬室”內部荒廢情景的照片。日本宮內廳方面稱,公開這些史料,是希望有助日本民眾銘記戰爭歷史,以防戰爭記憶被淡忘。

  就此話題與不少日本人的交談中發現,70年前的“那個聲音”,對其而言只是那場戰爭結束的標誌性“背景聲”。還能留下印象的,則多為此間廣播電視節目中常引用的那句“耐所難耐,忍所難忍”。

  70年前在距離廣島核爆點不到10公里的上學路上,經歷了那顆“特殊炸彈”令其一時“看不到光,也聽不到聲音”的恐怖體驗的新澤老人,被問及8.15當天“那個聲音”對其意味著什麼時,沉默許久後説:絕對不能再有戰爭了。

  而鐮倉孝夫教授則認為,其實投降詔書的內容還是存在許多問題的,比如沒有提到對中國的侵略,比如對戰爭性質的表述等等。在如今紀念戰後70年之際,最重要的是正確回顧歷史。(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