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6日 星期二

業內預測徵信市場高達千億元 發展掣肘重重

  • 發佈時間:2015-08-14 10:53:19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業內有機構測算,國內的徵信業務市場高達千億元,而通過徵信業務可以衍生出其他更多的金融和非金融服務,尤其是借助網際網路。 “阿裏已經通過"芝麻信用分"開始提供"借唄"和簽證服務,未來還可能會有更多服務可以切入,網際網路思維體現在這裡,不僅僅再是盯著"徵信"本身。但近日央行頒布的非銀行網路支付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對網際網路徵信業務的開展會帶來不小的影響。”一位資深支付行業人士表示,對於網際網路金融來説支付是關鍵,尤其是以電商和支付起家而成長的網際網路金融機構,支付新規可能會影響他們進一步的發展,其中以交易數據為核心的徵信業務所受影響將更大。

  除了來自政策方面的新約束,在國內個人徵信行業剛起步之時已經呈現割據局面,而所謂的大數據的重復度也比較高。“各地區域性的徵信機構數據局限在所在區域內,依託于大集團的徵信機構如騰訊徵信、芝麻徵信、前海徵信等幾家機構,各自的主要數據來源於各自的集團,如騰訊徵信主要數據來源於騰訊旗下社交及支付、芝麻徵信主要數據則基於阿裏的電商交易、前海徵信數據則主要是平安集團的金融數據。現在各家機構都在接入外部數據,這些外部數據不外乎公安部、教育部門等政府公共部門。”上述人士表示,這對於使用徵信數據的公司來説,需要使用多方數據才能得到完整的徵信資訊,無疑增加用戶的成本及影響其運營效率。

  對於上述問題,邱寒則認為,徵信的市場很大,而且在國內尚屬新興業務,目前不太可能説一家能夠滿足所有的需求,需要有一定數量的徵信公司存在去服務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細節。而一定數量的競爭對手存在對於客戶來説也是一件好事。即使是在美國,經過多年發展後,也沒有形成獨家壟斷局面,而是同時存在幾家比較大機構。在中國人口數量眾多,市場也更加複雜,最終必然會有多家徵信機構在市場競爭。監管機構對行業進行牌照管理,徵信行業會在相對規範和有序的情況下發展,市場也會做出它的選擇。

  隨著網際網路的廣泛應用,如何在保護個人隱私的法律下將大數據應用於徵信行業也是不可忽視的。據了解,現在不少反欺詐公司,通過對電商數據、社交數據的抓取而給網貸平臺等機構提供類徵信的業務,但對於這種反欺詐公司,並沒有經營許可或者接受相關的監管。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採宜認為,應加強對“大數據”在徵信行業應用的監管。如通過立法明確新興信用資訊源的應用規範。部分徵信機構依靠技術手段,以電子商務、社交網路為平臺,大量採集用戶資訊,通過分析客戶的交易數據、選擇偏好、消費規律和信譽評價等資訊,提供正規的信用資訊服務。這些新興的信用數據可以成為傳統徵信手段的有益補充,但目前《徵信業管理條例》和《徵信機構管理辦法》尚未明確其合法性和商業應用的規範。

  同時,應通過立法明確禁止濫用“大數據”蒐集非必要資訊的行為。隨著各種網際網路平臺的興起,部分平臺經營者打著信用消費的幌子,蒐集並售賣貸款申請主體及家庭的生活資訊、醫療、行程等隱私資訊。對此,監管機構應該通過立法明確禁止非必要信用資訊的蒐集活動,以避免非法濫用大數據、侵犯公民隱私的行為,並在此前提下,聯合網監部門加強監督落實。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