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誰促銷誰掏腰包補差價不耽誤咱買白菜價電影票

  • 發佈時間:2015-08-14 07:33:44  來源:長春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網售電影票價格出新規 電商代銷價不得低於協議票價

  長春晚報記者 孫霄

  “今天是去看偵探妹,還是腫瘤君?”13日下午,長春白領于洋一下班,便迫不及待地給閨蜜發了條微信,隨後,她接連打開了微信電影票、淘寶電影等手機客戶端,邊查看電影排期,邊尋找有沒有“9元起”的白菜價影票。

  如今,電影市場與市民日常生活的距離步步拉近,電商行業日益壯大,網路售票平臺上的“9元票”“19元票”等白菜價電影票越來越普遍。然而,近日發佈的《電影票務行銷銷售規範》,卻讓不少影迷擔心觀影福利一去不返。網售低價影票現在有多普遍?它是否將成為歷史?時至今日,長春人每年又願花多少錢為電影埋單呢?記者對長春市場展開了調查。

  電商銷售電影票有新規範

  日前,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與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共同制定並於2015年7月8日印發《電影票務行銷銷售規範》(以下簡稱《規範》)第六條、第七條明確規定:“製片、發行、院線、影院作為電影票房分賬的相關方,應遵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本著契約精神,簽訂影片發行放映合同。相關方須在發行放映合同中對各個環節進行詳細的約定,明確協議票價。”“電商等電影票代銷機構可積極開展促銷活動。電影零售票價、活動票價標注及結算均不能低於發行放映合同中的協議票價。”

  《規範》一齣,許多影迷坐不住了,大家紛紛猜測,以後是不是就買不到白菜價電影票了?

  白菜價電影票仍手到擒來

  于洋是個鐵桿影迷,只要有風評不錯的新片上線,她都會到電影院先睹為快。

  “光是為了買票,我手機裏就有八九個常用的App,有像淘寶電影、格瓦拉、微票這種專賣影票的,還有像百度糯米、大眾點評這樣的團購客戶端,裏面一般也有影票團購。”于洋告訴記者,這些五花八門的App中,無一例外都有“8元搶票”“9元觀影”“全線19元”等白菜價影票的福利,即使是熱映影片,往往也能花不多的錢一睹為快。

  而記者在走訪長春多家電影院後發現,上映不久的《滾蛋吧!腫瘤君》在萬達影城紅旗街店、萬達影城重慶路店、長影電影院等繁華地段的電影院裏,根據排期不同,售價為80元到100元不等,而在一些位於中東、賽德廣場、凈月開發區附近的影院裏,售價也要30元到70元。而在淘寶電影、格瓦拉、微信電影票等客戶端裏,同樣排期的80元、100元電影票,基本都能以18.8元到29元的促銷價買到,個別網售平臺還有“8元搶票”等活動,部分“神手速”的影迷可以搶到超低價的電影票。巨大的價格差距,讓于洋等長春影迷習慣了從網售平臺上提前訂票,她告訴記者,自己基本沒去電影院買過票。

  攝影 陳英才

  精神文化需求會漸漸成為市民“剛需”。

  ■ 業內

  低價電影票不會沒

  《規範》中明確規定實施時間為今年7月8日起,而截至記者採訪時,多家電商仍有低價電影票出售,這是否違反了規定?而執行規定後,花8元錢看電影是否真的會成為歷史,這也是市民最關心的問題。

  對此,《規範》中已經明確:電商等電影票代銷機構可積極開展促銷活動。影片促銷活動中折扣部分由促銷方按協議票價補齊,超過協議票價的按實際票價結算。

  “協議票價是商家之間的概念,不等於消費者實際看到的終端售價。”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解釋,“不能低於協議票價”僅指最終結算時,影院收到的依然是該片的協議票價,而非觀眾在網上支付的超低價,新規範並非封殺低價票,而是明確了怎樣為低價票埋單。

  “誰想在市場上圈地,誰就埋單。”該業內人士表示,為了拉動客源,在行業競爭中佔據優勢,許多線上票務平臺會推出低價票,再自掏補貼給院線和片方。同時,片方為了票房、影院為了上座率,往往也會主動開展促銷,並承擔差價補貼。無論由哪一方牽頭,其結果都是白菜價電影票賣得風風火火,吸引了大量消費者線上購票。以後,只要片方、影院或電商中任意一方仍願意為促銷折扣自掏補貼,消費者就仍能買到低價票。

  ■ 影迷

  搶不到低價票也會看

  雖然據業內人士解釋,新規並非封殺低價票,但是否會影響電商推出促銷活動的力度仍是未知。而一些常常進齣電影院的市民表示,就算低價票今後難買到了,電影該看也得看。

  “現在看電影也不是什麼奢侈了,已經成了我的‘剛需’。”身為長春影迷,于洋對記者説,雖然不至於像吃飯、住房一樣是生活必需,但進電影院如今已經成為了她生活習慣的一部分,跟同事、閨蜜一起觀影,也是她維持社交的一種方式。即使搶不到低價票,她每週看一場電影的習慣也不會改掉。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社會文明的變遷,人與人的社交文化越來越複雜,找人一起看場電影成為很多市民維繫社會關係的一種方式,如今説這種精神文化需求會漸漸成為市民的‘剛需’,也不為過。”一位市場經濟專業的張姓教授評論説,同時,隨著網路媒體的收費制度在中國逐步實現,人們在網上看到免費電影越來越難,選擇去電影院觀影的人就會增加。無論從物質和精神哪種角度看,電影院、電影票産業仍是電商圈地競爭中的一塊肥肉,消費者能坐享促銷福利的時日還很長。

  □ 算賬

  長春影迷

  每年花千元觀影

  的確,無論是下班時間還是週末,到電影院看電影的市民是越來越多了。“新片上映的頭幾天,黃金時段基本能場場爆滿,這放在十年前的長春,是我們不敢想的。”一位影院的工作人員感嘆説。那麼時至今日,長春人願意為上電影院掏多少錢呢?

  “七、八月份上映了十幾部新片,我場場都是上電影院看的,這樣能比網上早些看到。就算每場都能搶到20元以下的打折票,至少300塊錢肯定是花出去了。”作為鐵桿影迷的于洋説,僅在支付平臺、影城會員卡的消費記錄裏,她每年就為電影院“貢獻”了千元以上。

  即使不是場場必到的影迷,許多市民也表示,他們每年花多則五六百元、少則兩三百元購買電影票是很正常的。“有新的動畫片或是有趣的3D大片上映時,孩子總會吵著去看,一張電影票也沒多少錢,我也就陪他去了,到了假期,偶爾也會和老朋友去看兩場電影。”市民黃女士説,她每年至少也會看八九場電影,有時在網上買票,有時興致來了,就會在影院買完票直接進場,加起來會消費500元左右。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