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價漲前1.7萬頭豬被洪水淹死 養殖場老闆抱憾之餘獻良策

  • 發佈時間:2015-08-13 11:2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廣西大化8月13日電 題:價漲前1.7萬頭豬被洪水淹死 養殖場老闆抱憾之餘獻良策

  作者蔣雪林 鐘建珊

  八月正午以後,太陽焦灼著廣西大化縣六也鄉弄水養殖場山坳內的黃粘土,養殖場場長潘中術站在烈日下大汗淋漓,指揮工人儘快修復養殖場。

  一個月前養殖場1.7萬頭生豬被洪水淹死,屍體就埋在附近,空氣中仍偶爾飄來生豬屍體的腐臭味,

  該養殖場遭遇的“滅頂之災”,發生在今年6月中旬,廣西大化縣遭遇史上最大強降雨,24小時內降雨雨量達390毫米。弄水養殖場被洪水淹沒。

  “洪水漲太快,根本來不及轉移,眼睜睜地看著活豬在水裏撲騰慘叫。”潘中術回憶洪災慘景時,心緒仍未從那場災難中恢復。

  潘中術稱,以2014年廣西全年生豬出欄量為3518萬頭計算,養殖場此次洪災被淹死的生豬相當於整個廣西一天生豬需求量的近2成。

  潘中術説,其所在的養殖場活豬年供應量逾11萬頭。此次洪災導致6月至9月活乳豬供應業務中斷,此次洪災公司損失超過1億元人民幣。

  據介紹,為避免災難重演,廣西漢世偉畜牧有限公司已向當地政府申請開挖排洪渠。當地政府表示將給予支援。 目前,弄水養殖場的重建進度已過半,“預計9月可恢復生産,仍有機會抓住當前豬肉價好形勢。”潘中術説。

  該公司廣西區總經理王林表示,天災讓公司錯失了當前國內豬肉市場價格上漲的“黃金時期”。抱憾之餘,王林也認為肉價的暴漲暴跌都不利於生豬養殖,穩定的市場行情才有利於行業的發展。

  王林説:“農戶散養散賣的養殖經營模式較為脆弱,肉豬品質、産量、銷售渠道不穩定,市場稍不景氣便會降低養殖農戶信心,導致豬肉市場供需失衡”。

  王林表示,豬肉價格要穩定,必須將現代科技注入生豬養殖業,大力發展規模化生産。2011年,美國艾格菲國際集團在廣西設立中國首個西式活豬養殖場;2013年,王林所在的天邦集團收購該養殖場,並採用人工授精等現代生物技術保障母豬繁殖乳豬數量和品質。

  他認為,通過調節母豬數量、或人工授精頻度,可精確根據市場對豬肉需求計劃生産。

  記者在弄水養殖場看到,碩大的養殖場內劃分了保育舍、妊娠舍等區域,並配有完善的飼料餵養自動控制系統、糞便污水清理系統。

  “現代自動化管理大大釋放了勞力,不到30人便可輕鬆管理近兩萬頭豬。”潘中術説。

  下一步,王林將在廣西和廣東地區推行“現代化養殖場+農戶”的養殖模式:公司為農戶提供西式養豬所需基礎設施,農戶自行管理生産;收穫季節,農戶的活豬産品由公司統一收購。通過這種方式可穩定養豬農戶信心,更好地適應市場供需變動。

  “在新模式下,一戶養豬家庭飼養活豬數量可達2400頭,這是傳統養殖業所無法做到的。”王林説,新模式將顛覆中國傳統生豬養殖業。

  大學所學專業為畜牧業、已從事生豬養殖近20年的王林認為,現代科技注入生豬養殖業這種規模化生産的新模式,將成為中國生豬養殖業發展趨勢。(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