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糧食産能建設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 發佈時間:2015-08-13 04:31:59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所長王東陽
我國是一個有著10多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糧食問題始終是國計民生中的頭等大事。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連續十一年增産,綜合生産能力邁上6億噸新臺階,為維護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大局做出了巨大貢獻。但近年來,在消費帶動和國內外糧價倒挂的影響下,我國出現了糧食增産、庫存增加、進口同時增多的新情況,同時又面臨著農産品價格“天花板”封頂、生産成本“地板”抬升、資源環境“硬約束”加劇等新挑戰,糧食生産發展空間受到多重擠壓。未來我國糧食生産是否能夠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的勢頭,直接關係到國家現代化能否穩步進行。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堅持把增強糧食生産能力作為首要前提,堅守耕地紅線,做到面積不減少、品質不下降、用途不改變,穩定提升糧食産能,確保飯碗任何時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夯實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基礎,並把增強糧食生産能力,提高糧食安全保障水準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首要任務。這需要從我國糧食需求和供給兩個方面加以認識。
從糧食需求看,按其用途可分為口糧用糧、飼料用糧、工業用糧及種子用糧;按其品種屬性可分為穀物、豆類和薯類。據中國農科院食物政策創新團隊分析測算,到2020年,我國每人平均500公斤糧食消費必不可少。
首先,人口總量及其營養需求是糧食消費的基礎,經濟增長、收入提高促使人們改善生活,減少口糧、增加動物性食物消費。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人口自然增長速度持續下降,今後按千分之五的人口自然增長率計,預測2020年我國人口總數將增至14.09億人。若未來10年我國經濟增速保持在7%左右,到2020年我國每人平均GDP將達到1.1萬美元,結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1》提出的熱量、蛋白質等營養素攝入推薦量,參考該發展時段日本、我國台灣等地的食物結構,預測到2020年我國每人平均肉、奶、水産品、蛋類消費量將分別增至75.5公斤、40公斤、44公斤、21公斤,折合每人平均飼料糧298公斤。依據《中國住戶調查年鑒》,2013年我國每人平均口糧消費為148.7公斤,按照能量替補屬性,每人平均新增的動物食品消費還可節省8.7公斤的口糧消費,屆時我國每人平均口糧消費量將降至140公斤,每人平均口糧與飼料糧兩項合計為438公斤,每人平均飼料用糧是每人平均口糧的2.1倍。
其次,糧食間接消費還應考慮工業用糧。近些年來,我國工業用糧穩定在1億噸左右。經濟增長新常態下,若我國工業用糧保持在當前水準,預計到2020年我國每人平均工業用糧為70公斤左右。
第三,因進口糧食不需要考慮種子用糧,將上述每人平均口糧、飼料糧與工業用糧預測值加總,估算出到2020年我國每人平均糧食需求量為508公斤,糧食總需求量為7.16億噸。若未來我國糧食進口1億噸(含大豆),國內糧食産能則需達到6.16億噸,這時納入國內糧食生産所需的種子用糧,按其佔國內糧食總産比重近10年來的平均4.6%計,由此推算出到2020年我國糧食總産能需達到6.41億噸(每人平均糧食産量454.9公斤)。
與2014年我國糧食總産6.07億噸(每人平均糧食産量443.8公斤)相比,未來6年我國糧食總産年均增長需達到567萬噸,與過去10年年均增長1368萬噸相比較,今後糧食生産增速將有所放緩。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86年,中國農科院曾就我國糧食生産目標進行過深入研究,提出了“每人平均400公斤糧食必不可少”這一重要判斷,並認為一個國家“每人平均糧食佔有量在300公斤以下時基本上不能提供飼料糧”;而且,從世界情況看,在解決溫飽之後必然要求進一步增加食物消費和提高營養水準,“食物消費結構要得到根本的改善,每人平均糧食佔有量必須達到700公斤以上,食物消費結構要有較大的改善,每人平均糧食佔有量至少要達到500公斤”。也就是説,一個國家營養不足、溫飽有餘、食物消費較大改善的主要標誌,就是每人平均糧食佔有量分別達到300公斤、400公斤及500公斤的門檻。實際上,目前我國每人平均糧食佔有量正在抵近500公斤這一門檻。據統計,2014年我國每人平均糧食産量已達到443.8公斤,每人平均糧食消費量超過470公斤。此外,若考慮凈進境到我國旅遊及商務活動超過6000萬人次、城鄉居民飼養的1億多只寵物的糧食消費,實際上我國糧食總消費需求量還要高於上述推算量。
從糧食供給看,我國糧食連續多年保持增産態勢實屬不易。
首先,我國迄今所取得的糧食“十一連增”,其中的實質性增長僅為6年。自2003年我國糧食總産跌入谷底(43070萬噸)後,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農惠農強農政策,糧食産量才出現連續增長的好勢頭,直到2008年全國糧食總産(52871萬噸)才超過1998年産量水準(51230萬噸),到目前穩定在6億噸以上的水準。客觀分析,糧食“十一連增”中的前5年,屬於糧食生産的恢復性增産;後6年,屬於由政策、科技和投入等諸多因素綜合作用所帶來的實質性增長。
其次,我國糧食總産增加是通過單産提高、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擴大來實現的。據統計,2014年我國糧食播種面積達11272.3萬公頃,比2003年凈增加1331.3萬公頃,糧食播種面積佔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比重,由2003年的65.2%提升至2014年的68.1%,油料作物、棉花播種面積相應減少,其佔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比重分別凈減少1.3%、0.8%。在糧食總産遞增的增量中,播種面積擴大的貢獻份額為32.7%,單産貢獻份額為67.3%。
其三,由於消費結構升級及市場糧價變化,我國糧食進口同步增加。按我國傳統糧食定義和口徑,2014年糧食進口總量達1億噸,其中大豆進口7140萬噸,穀物進口1952萬噸;若將541萬噸玉米酒糟作為玉米製品納入糧食範疇,糧食進口量則高達1.06億噸。這表明,即便我國糧食連年增産,但糧食“緊平衡”的供求態勢並未發生根本改變,糧食需求剛性增長,這與我國居民肉蛋奶消費快速增加、飼料用糧大幅增長有直接關係。據統計,2003年至2014年我國肉類産量由6443.3萬噸增長到8706.7萬噸,年均增長2.8%,飼料用糧已經取代口糧用糧成為糧食的第一大需求。
此外,伴隨著糧食增産和進口,近年來我國糧食儲備規模不斷擴大。據報道,2014年我國各類糧食企業的糧食收購量首次突破7000億斤,總量達7298億斤,比上年增加409億斤,其中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糧食2478億斤,比上年增加814億斤。目前,我國糧食庫存消費比遠高於國際公認的18%左右的糧食安全線水準。近年來,我國糧食商品化程度快速提升,市場供應充足,物流加快,網購便捷,城鄉家庭儲糧大幅減少,隨吃隨買。並且,為增加種糧收入國家托市收購,一方面使糧食生産和庫存分佈向核心産區集中,主産區收儲壓力大增,政策性糧食庫存擴容加重財政負擔,另一方面也使國內糧價居高不下,地方儲備、社會企業和城鄉住戶減少的儲糧也相繼轉到中央儲備。維持如此大規模的國儲糧供應,已成為我國保障城鄉居民糧食日常消費的新態勢。
綜上所述,從長遠看,在糧食供給問題上,我國只能也必須長期堅持主要依靠國內生産為主、適當進行國際市場調劑為輔的指導方針。在保持糧食適度進口的同時,到2020年國內每人平均糧食消費量維持在500公斤以上,糧食總産需增至6.41億噸以上,糧食自給率在90%以上,才能滿足需求,並且還要維持巨大的國儲糧規模。這就是新時期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産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應有之義。
值得警醒的是,我國糧食連年增産同時也累積了要素過量投入、環境惡化等諸多問題,社會上放鬆糧食生産的議論及做法也多了起來。如有人認為,當前國際農産品供需相對寬鬆,應減少國內糧食生産,鼓勵糧食等農産品大量進口,這種認識片面有害。實際上,在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食物分類中,穀物僅是稻穀、小麥、玉米及高粱等雜糧,這些都是人們的基本食物來源,而大豆是油料作物,並不作為食糧。我國大量進口大豆,未引起缺糧國緊張,其主要原因在此。目前全球還有8億多饑餓人口缺乏食物,穀物及玉米國際貿易量各為2.7億噸、1億噸左右,僅為我國穀物、玉米總産的49%、47%,國際市場可供我國的糧食貿易增量有限,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食物需求,糧食進口量的些微變化就可能引發國際糧價波動。今後我國農村仍有數億人口,發展糧食生産依然是解決農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從種植結構調整上看,近年來我國南方稻作雙季改單季、水稻面積不斷減少,華北因為地下水漏斗治理,小麥播種面積減少。一些地方興起的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等,為擴大經營規模流轉承包地,致使生産成本上漲而減少種糧面積甚至放棄種糧。種植面積是確保糧食産出的基礎,産能建設是確保糧食安全的核心。在市場導向下,農業轉方式的政策指向如果不是以穩定糧食面積為前提、增強糧食生産能力為要求,我國糧食産出勢必出現萎縮,改革開放後我國歷經兩次農業豐收後因調減糧食而引致的供求失衡,已有前車之鑒。在種植面積不穩、投入下降、國際低糧價衝擊等多種不利因素的影響下,必須直面未來糧食生産發展的新挑戰新問題,採取更加有力措施加以解決。
一要穩定提升糧食産能,切實加強耕地保護。未來我國糧食總産增加,必須切實保住糧食耕地、糧食播種面積,培肥地力,改良技術,提升單産。據測算,從2003年至2014年,我國糧食單産每畝從288.8公斤提升至359公斤,年畝均增加6.4公斤。若今後6年單産增速保持不變,到2020年糧食單産應達到397.4公斤,方可實現糧食總産6.41億噸的目標,但仍需維持糧食播種面積10753.2萬公頃(16.13億畝),考慮到糧食復種因素,糧食耕地則必須保持在12億畝以上。這就要求守住耕地紅線和糧食播種面積16億畝以上的底線,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快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確保有地種糧。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下,耕地佔用及流轉加快,實現耕地佔補平衡,還必須做到面積不減少、品質不下降、用途不改變,儘快研究制定耕地品質等級國家標準,完善耕地保護補償機制,實施耕地品質保護與提升行動。
二要增強糧食産出能力,加快建設高標準農田。什麼是高標準農田?高標準農田就是土壤性能好,能灌能排,農業機械進得去、出得來,其地塊規模、建設要求能夠適應機械化專業化作業。綜合研究表明,到2020年我國高標準農田應建成8億畝,包括高産田、中産田兩大類型,其産出目標應分別達到畝産量500公斤、450公斤左右,在乾旱、半乾旱、濕潤地區還應下設不同産出檔次及其投資標準和建設要求;在地塊規模上,南方最小地塊不低於10畝、北方不低於30畝。農田灌溉保證率在90%以上。工作推動上應以地方農業部門為主導,整合相關資金投入,集中力量開展土地平整、農田水利、土壤改良、機耕道路及配套農網林網建設。通過中低産田改造,改善農業生産條件,增強農業産出能力和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可以説,高標準農田是我國農業農村最寶貴最大的一筆優良資産,是確保國人衣食無憂的根基所在。
三要強化糧食生産供給,紮實推進糧食生産基地建設。糧食生産基地是我國糧食生産能力最強、産出最為集中的區域,這些地方不僅能夠滿足區域內糧食自給,每年還能調出大量商品糧外銷,在我國糧食生産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據測算,2013年全國糧食主産區佔全國糧食總産的比重由71%提高到76%,主産區的糧食增産份額佔到了全國糧食總增産的88.7%。為此,要進一步發揮糧食主産區比較優勢,結合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探索建立糧食生産功能區,優先在東北、黃淮海和長江中下游等水稻、小麥主産區,建成一批優質高效的糧食生産基地,將口糧生産能力落實到田塊地頭,實行優質優價。通過糧食高産創建活動,推廣綠色增産模式,實現大面積均衡增産。引導農民創新創業,分享糧食全産業鏈發展中的儲運、加工及行銷增值收益。健全糧食主産區利益補償機制,國家扶持糧食生産的政策措施、項目投入要向主産區傾斜,使農民種糧不吃虧;通過財政轉移加大對糧食主産區的獎補力度,保證其每人平均財力水準逐步達到全國和全省平均水準,使地方抓糧有動力。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