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期稻價將穩定在托市價附近穩糧增收應調整完善糧食市場調控政策
- 發佈時間:2015-08-11 14:42:00 來源:中國農業資訊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早秈稻價格隨托市啟動呈現平開穩走態勢
7月中旬南方産區早秈稻開始陸續上市,根據對江西、湖南等省的調研,晾曬後普通早秈稻到廠價格在1.25~1.28元/斤,優質長粒早稻到廠價格在1.30~1.33元/斤,基本與2014年同期持平。
南方地區糧食部門將早秈稻作為儲備輪換的主要品種,政策性儲備需求是早秈稻的重要出口。根據最新的農産品成本收益調查資料,早秈稻商品化率在80%左右,其中多數進入政策性儲備。
實地調研的結果顯示,農民售糧節奏早已隨著托市政策發生顯著變化。7月中旬早秈稻收穫晾曬後,農民惜售觀望態度較為濃厚;而托市收購啟動後,農民售糧較為積極。預計後期早秈稻收購價將穩定在托市價1.35元/斤左右,收購主體仍以國家糧庫為主。
短期內,稻米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主要集中在進口衝擊和庫存高企方面。經過2014年專項整治後,南方邊境大米走私得到一定程度遏制。然而,國內外米價嚴重倒挂,合法的進口和邊境小額貿易依然利潤較高。據海關統計,2015年上半年,我國共進口大米141.43萬噸,同比增加7.7%。受進口衝擊和2013年大米鎘超標余波影響,市場主體對國産稻穀收購積極性依然不高,國有糧食部門承擔了主要的收購功能,稻穀庫存壓力較大。長期看稻穀價格將穩中有漲
稻穀産量保持穩定為價格穩定提供了物質基礎。根據目前稻穀的生産形勢,未來我國稻穀生産能力將保持在2億噸以上。而且,未來我國將在在提高糧食生産能力上挖掘新潛力。
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為價格穩定提供了制度環境。近年來,國家每年都在稻穀春播前公佈最低收購價,在集中上市期間公佈稻穀最低收購價政策執行預案,加強農業補貼、保險等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可以預期,國家對稻穀生産的強力支援不會減,稻穀價格也會得到穩定支撐。
調結構轉方式戰略為價格穩定提供了迴旋空間。國家做出了農業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的戰略,可以預計,這將會取代過去的城鎮化佔地造成的種植面積被動減少。
稻穀種植成本上漲為價格穩定提供了上漲動能。儘管化肥成本略有下降,但是人工、農藥、機械作業等費用仍然保持上漲。近兩年,土地流轉費用已經成為增長幅度最大的農業生産成本。
要完善改革市場調控方式
繼續調整完善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可以嘗試對糧食最低收購價一定3年,對市場緊缺的糧食品種可以保持一定的靈活性。適當細化最低收購價的執行標準,實現優質優價。同時,規範政策性糧食競價交易機制,繼續發揮政策性糧食競價交易的市場調控作用,根據市場調控需要,科學確定市場收儲、投放的時機和交易底價。完善稻穀等重要農産品儲備調節政策,合理確定儲備規模、品種結構以及區域佈局,進一步加強倉儲物流建設。
創新農産品價格風險管理工具。支援新型經營主體利用期貨、遠期交易等新型市場交易方式規避市場風險,同時,改革完善生産補貼政策,探索實施農産品行銷貸款援助。尤其是改革完善政策性農業保險,鼓勵保險公司積極提供不同保障水準的農業保險産品。
嘗試將糧食調控的端口由供給端移動到需求端。支援糧食加工企業發展,實施主食加工業提升行動,促使農産品産地初加工惠民工程向糧食加工企業傾斜。結合農産品初加工稅費改革,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對加工能力強、資信狀況好、在區域糧食供給保障中有貢獻的企業進行財政獎勵。通過定向降準、財政貼息等貨幣金融政策,結合稅收、補貼等財政杠桿,動態調節稻米油、燃料乙醇等糧食深加工企業的産能。在適宜的地區大力發展優質糧食訂單交易,促進生産主體與企業對接。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