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謀求網際網路+突破 投行普遍看好神州數位後市

  • 發佈時間:2015-08-12 15:3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8月12日電8月7日,神州數位控股有限公司發佈公告,擬以40.1億元出售旗下傳統分銷和系統業務。分拆業務雖然佔神州數位業務收入的八成之上,但是10日股價開盤即逆勢大漲,盤中漲幅一度逾10%。以野村為代表的機構,提高神州數位預期股價至15.8港幣(分紅前),眾多機構也都給出買入評級。

  筆者長期觀察神州數位,可以判定,今天這個動作是郭為五年戰略佈局的一個階段進展。

  轉型比創業難

  神州數位的業務規模一直不小,過去六年中都進入了財富(中國)五百強。2014年的營業額達到了683億港幣。但由於傳統分銷和系統業務比重高,雖然毛利率高的服務業務增長還比較快,股價受限于傳統業務估值,表現終有些差強人意。

  特別是從2000年開始,神州數位提出智慧城市戰略,要借中國城鎮化進程的大勢,做網際網路和服務業務突破。概念確實很好,智慧城市業務進展也很快。但是據筆者分析,已經擁有成熟模式的傳統分銷業務,很難與新型業務産生協同。比如,從公司內部管理來説,不同的業務模式和戰略定位,融合在一起會非常棘手,傳統的銷售型業務,其企業文化、考核制度等等,與新興的網際網路企業文化更是有巨大的差異。筆者在很多公開場合都聽到,神州數位掌門人郭為談“轉型比創業更難!”,感慨頗多。

  2014年初,神州數位悄悄做了一次“大手術”,根據業務特性,劃分為五大集團——智慧城市、資訊服務、傳統分銷和系統業務、供應鏈以及金融服務。筆者最初分析,這樣做的目的,是讓每個業務在符合各自特性的軌道上發展。但隨著2014年底神州數位資訊服務集團在A股上市後股價的驚人表現,筆者驚覺,資本佈局應該是這麼做的更高級別的目的。果不其然,2015年神州數位的傳統分銷和系統業務,又來了一個大動作。

  高手,善於跳出業務本身格局,站在更高層面解決轉型問題。

   IBM,瘦身榜樣

  2005年,IBM公司以12.5億美元將旗下個人電腦業務出售給聯想集團,聯想成就了科技領域著名的“蛇吞象”的案例。

  IBM出售PC機有其原因的,雖然PC是其傳統強項,但Thinkpad在出售前是IBM利潤最低的部門之一,並且市場競爭激烈;另一個原因,IBM在軟體、伺服器、解決方案上具有更高的增長空間;同時,出售也可以為公司帶來更好的資金回籠。

  之後,IBM又分別將硬碟業務、商用印表機業務、x86伺服器業務等出售, IBM硬體業務營收佔比由2000年41%大幅下滑至18%以下。通過”瘦身”、聚焦,IBM將優勢資源集中于雲、大數據、移動應用和其Watson人工智慧系統。去年,IBM智慧地球計劃增長了20%,雲技術的服務收入大幅增長了69%,因為轉型帶來的增長達250億美元,佔營收的27%。

  IBM前任董事長路•葛斯納將這種精簡業務的戰略稱之:“大象也能跳舞。”

  與IBM相似,這次神州數位分拆傳統、成熟的IT分銷業務,也是希望把優質資源和精力集中到有廣闊發展前景的網際網路+及智慧城市業務上來。

  郭為的“網際網路+”

  郭為在近期公開發表的講話中,也多次談到他的思路:網際網路目前正在改造傳統的行業,並且逐步向O2O和大數據的層次發展,這也將是中國經濟轉型的重要引擎。因此,通過外部並購、內部轉型等方式,將公司的發展引到具有更高增長利潤與空間的業務上來。

  神州數位近期與騰訊、阿裏等網際網路公司的戰略合作,也顯示出神州數位全面發力網際網路。

  根據郭為的規劃,以“網際網路”為核心,神州數位正在構造一個完整的産業佈局,包括網際網路城市服務(智慧城市)、網際網路農業、網際網路製造、網際網路供應鏈、網際網路金融。郭為提出這樣的規劃,是有他的道理的。據最新數據,神州數位與近40個省市簽訂了智慧城市戰略協議,重慶、成都、本溪、江蘇省多地、河北省多地的智慧城市業務,神州數位都在持續運營中。從産業上看,通過收並購、合資合作,神州數位已經佔據了中國智慧農村市場,還與瀋陽機床集團、光大金控一起領跑中國的製造業網際網路。2014年神州數位控股有限公司的系統整合、IT服務及供應鏈、應用軟體、智慧農村等業務增速都很快,利潤空間大。就網際網路農業來講,神州數位的旗下土地流轉業務利潤率高達30%,以土地確權為起點的土地流轉市場空間多達1.3萬億;金融、供應鏈等相關業務也擁有30%以上的利潤空間,而這些都是目前中國網際網路具有前景的行業。

  如果這個模式形成,分拆了傳統分銷和系統業務的神州數位,將成為中國業務架構最完整的“網際網路+”公司,這其中的想像空間,你懂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