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貸款緣何增長快

  • 發佈時間:2015-08-12 07:32:39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新華社北京8月11日電 中國人民銀行11日發佈的7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統計數據報告顯示,截至7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90.27萬億元,同比增長15.5%,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長13.3%。11日,央行有關負責人就7月各項貸款增長較快、M2增速回升、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結構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各項貸款為何增長較快?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增速較上年同期和上月末分別回升2.2和2.1個百分點;當月新增貸款1.48萬億元,同比多增1.61萬億元。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近期新興市場經濟體貨幣對美元普遍有所貶值,而人民幣保持堅挺,這給我國出口帶來了一定壓力。貨幣信貸適度增長,有利於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內需的支援力度。

  對於各項貸款較快增長的原因,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這與今年國家出臺的一系列穩增長政策密切相關,金融支援實體經濟的力度加大,金融機構中長期貸款明顯增加;與此同時,實體經濟投資意願回暖帶動了流動資金貸款需求。

  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金融機構發放的人民幣中長期貸款4.15萬億元,同比多增4769億元;金融機構流動資金貸款(包括短期貸款和票據融資)新增3.64萬億元,同比多增1.63萬億元。

  此外,房地産市場回暖和2萬億元地方債置換進展順利也産生了一定影響。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住戶中長期消費貸款(主要為個人住房貸款)新增1.4萬億元,同比多增2818億元。截至7月末,地方債已發行1.41萬億元,大約完成了財政部置換計劃額的七成。

  央行表示,地方債置換進展順利一方面化解了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風險,擴大了貸款投放空間;另一方面也緩解了地方政府貸款到期的還款壓力,提升了政府項目的融資能力。

  M2增速回升的主因是什麼?

  截至7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長13.3%,增速較上月末提高1.5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低0.2個百分點。狹義貨幣供應量M1增長6.6%,增速較去年同期低0.1個百分點。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M2增速回升主要是由於降準降息政策效應的持續釋放。降準既增加了貨幣供給,也增強了銀行的放貸意願;降息引導市場利率下行,刺激了貸款需求。

  數據顯示,今年連續降準降息之後,社會流動性逐漸寬裕,M2增速從4月份的10.1%逐月回升,5月至7月分別回升0.7、1和1.5個百分點。

  儘管財政存款同比少增,但金融機構各項貸款、債券投資同比增加,派生存款相應增加。今年7月份,財政存款新增5150億元,同比少增1654億元。而今年前7個月,人民幣各項貸款新增8.04萬億元,同比多增2.15萬億元;金融機構債券投資新增6867億元,同比多增4907億元。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近期我國資本市場出現波動,為了穩定市場預期、防範金融風險、支援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7月份貨幣政策和銀行體系採取了一些臨時性措施,相關操作對貨幣信貸增長也會産生影響。下一步隨著資本市場趨於穩定,這種臨時性因素的影響會逐步消退。

  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結構有何特點?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7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融資結構有所優化,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同比增加,外幣貸款同比降幅收窄。

  數據顯示,7月份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5890億元,同比多增2136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減少133億元,同比少減378億元。

  在企業直接融資方面,7月份企業債券凈融資2479億元,同比增長1044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615億元,同比增長283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債券和股票合計融資佔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43.1%。

  此外,表外融資中委託貸款和信託貸款同比有所增長,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同比有所少減。7月份委託貸款增加1137億元,同比多增354億元;信託貸款增加99億元,同比多增257億元;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減少3314億元,同比少減843億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