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6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身懷仁術走阡陌

  • 發佈時間:2015-08-12 01:30:4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李文博

  盛夏時節,省城專家,下鄉進村,治已病,防未病,南京中醫藥大學師生,連續9年義診,開展農民健康百村工程。來一個,診斷一個,已經數不清有多少患者從病痛中解脫,“治愈一個,等於幫到一個家庭,我們要儘自己的努力。”大醫博愛,行走阡陌,南中醫的專家用行動這樣緩解農民看病難、治病貴的難題。

  身懷仁術行走阡陌

  近日的一個下午,南京中醫藥大學8位博導、碩導頂級專家教授,冒著炎熱酷暑,趕乘大巴車前往蘇北大豐市。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黨委書記戴慎教授,剛剛從無錫出差回來,緊接著馬不停蹄地一起趕赴蘇北農村。

  這已經是戴慎教授下鄉義診的第九個年頭了,“只要能趕得及,每次活動我都要參加的,只是想著為老百姓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華浩明教授和吳承艷研究員等義診專家,與戴慎有著同樣的想法。他們都了解,現在到醫院看病,動輒上百上千元,老百姓不免嘆息生不起病。鄉村還有一些老百姓有病都不去看,尤其是一些疑難雜症,強忍著、熬著,好不容易等來了專家,不論多早、多遠,都想要抓住這個機會。

  王秀蘭今年58歲,類風濕已經折磨了她近十年,本打算近期去南京找專家看看的,碰巧的是,這次聽侄女説有省裏類風濕方面的專家過來義診,一大早就過來了,可惜人太多,只排到趙波副教授下午的號。

  趙波儘快診斷後,開好單子,還囑託了一堆注意事項:禁吃海鮮;如果有感冒症狀,要儘快用頭孢;平常可以適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腿力舒展動作,要輕慢,不能不動,也不能多動。

  “省裏專家下鄉,到家門口來看病,這就是給我們實實在在的方便。”同樣前來就診的楊開蓮説,“能經常有就更好了!”

  仁人之心感同身受

  仁愛之心,是醫生必備的醫德,更應見諸於行動之中。基礎醫學院院長馬健教授經常這樣教導學生:“要理解患者的痛苦,只有感同身受,體貼細緻,才能獲得患者的信賴。”

  在他的診視過程中,你經常會聽到一句話,尤其是對年齡大的患者,“身體維持得不錯,到了您這個年齡保持得這麼好,難得!”給患者信心也是非常重要的,已經84歲高齡的吳士林,對這句話很是受用,對於馬醫生給的建議,聽得也格外認真,“以後儘量少開大黃類的藥物,年齡大了,這種藥劑有些猛。”

  76歲的高長安,半年前被查出小細胞肺癌,進行了手術,並持續進行化療中,現在有種無力感,希望輔以中藥,加以調理。戴慎教授則建議他每天到有水面的地方進行深呼吸兩個小時,等到稍微好轉,有力氣發聲,還可以喊兩聲。對於開出的藥方,戴慎也做了認真的囑託,先泡一小時,然後煮45分鐘,把藥倒入碗中,再泡45分鐘,熬好倒出,最後將兩次熬好的藥混合,再熬製成一碗服用。

  對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泌尿系統等常見病多發病有較豐富臨床經驗的李益生教授,擅長糖尿病及其並發癥、甲狀腺疾病中西醫結合治療的付麗媛副教授,針灸推拿學臨床與科研、教學成就突出的姜勁峰副教授等,無論哪位專家教授,義診中都以無限的耐心、愛心,喚起患者信任的能力、生存的勇氣。

  代代相傳薪火不滅

  除了9名義診專家,在義診現場還能看到身著紅色T恤、來回穿梭忙碌著的志願者們。據帶隊老師朱昭平介紹,此次大豐義診活動,學校共有41名同學前來參加,這批“90後”的表現也很受老百姓歡迎。

  “其實大家身邊就有很多草藥,幫助我們治療預防一些疾病。比如山楂、決明子、黃芪、絞股藍可以用來調節三高;藿香可解暑;薰衣草、百合能緩解疲勞,加強睡眠……”中藥班的李想給大家介紹著常見常用的草藥。

  “阿姨,您的血壓有些偏高,平時可以多吃些蘿蔔、芹菜,效果不錯。”血壓測量小組的同學們邊測量邊給老鄉們提著建議。

  記者恰巧碰到了來自馬來西亞的留學生鐘佳衛,他説雖然出自中醫世家,但家裏人認為學習中醫還是應該到中國來,他希望將來有一天能夠成為像專家們一樣厲害的中醫。

  抄方組的同學們則認為,這是難得的實戰機會,在這裡能聽到症狀,看到專家處方,這比書本知識更吸引人。

  這次活動,姜勁峰還特意把他帶的研究生帶了過來:“傳給他們的不能僅僅是醫術,更要從老鄉們對我們的熱切期待,感受那份醫德仁心。”

  看著一張張年輕充滿朝氣的臉龐,院長馬健説:“我們的事業肯定後繼有人,也能發揚光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