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報告稱中國有望成為全球創新領導者

  • 發佈時間:2015-08-11 07:4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徐惠喜  責任編輯:羅伯特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報告認為

  中國有望成為全球創新領導者

  去年研發投資全球第二,工程類專業畢業生全球第一

  經濟日報訊 (記者 徐惠喜)麥肯錫全球研究院近日發佈題為《中國創新的全球效應》的研究報告認為,中國的創新規模不斷擴大,有潛力坐上全球創新領導者的寶座,甚至有望成為全球創新典範。中國可以更有效地集中力量推動創新,發展成為更加成熟、卓有成效的創新型經濟體。

  研究報告説,中國2014年研發投資近2000億美元,從絕對值來看,位居全球第二。中國工程類專業的大學畢業生每年超過120萬名,位居全球第一,比緊隨其後5個國家的總和還要多。2013年,中國的專利申請數量達82.5萬件,超過了美國的57萬件,成為全球專利申請最多的國家。這些數據是中國創新的根基和成果體現。

  從中國創新的實際成效具體情況和具體分析看,在品牌醫藥和汽車等行業,由於創新要求的是原創性發明或工程設計的突破,中國在全球市場所佔份額較小。但從消費需求或者是提高製造效率看,諸如家電和太陽能電池板等,中國企業的表現相當出色。

  報告認為,中國的市場規模優勢使創新成果得以快速實現商業化。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和完善的製造業生態體系,給一些行業的發展帶來了獨特的優勢。其中,尤以電子商務和消費電子最為引人注目,如阿里巴巴和小米已迅速崛起為全球頂尖企業。如今,按全球收入佔比衡量,中國企業已在家用電器(中國企業佔全球行業總收入的39%),網際網路軟體(15%)以及消費電子(10%)等6個行業超越了全球同行。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等網際網路企業及海爾等家電巨頭已是各自行業的全球領導者。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智慧手機、個人電腦、空調、冰箱、微波爐和家用洗衣機市場。事實上,中國龐大的市場規模是許多行業國內市場領導者迅速佔領全球市場的重要原因。

  創新對於中國經濟的長期可持續增長十分必要。麥肯錫研究認為,過去30年間,中國經濟增長依靠的主要是“汲取式創新”模式,即通過大量吸收並改良國際先進科技、最佳實踐來追趕領先國家。中國企業採取的具體做法包括吸引外國直接投資、購買設備和企業,以及組建合資企業等。由此,中國的知識密集型貿易額(高科技産品和服務、外國直接投資和商業服務等産品服務)迅速攀升至世界第二位。

  當前,中國正由“汲取式創新”向“領導式創新”轉型。實現這樣的轉型需要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中國的創新現狀,創新的核心優勢,以及如何借用過去30年積累的創新動力。對此,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已經推出了一系列舉措,如“網際網路+”旨在利用網際網路鼓勵萬眾創新和商業流程創新,以實現更多突破性創新,從而在全球市場上展開競爭。

  麥肯錫的調研認為,中國具備了成長為全球創新領導者的潛能。中國已經對研發作了必要的投入,並通過教育提升了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相關行業的業績。中國在高鐵和通訊設備等領域的成功已經證明,在合適的條件下,中國企業可以成為全球工程相關行業的有力競爭者。現在,在生物醫藥等相關行業,中國企業已經憑藉著國內市場的規模和速度,一躍成為更靈活、更強大的創新企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