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普安打造長毛兔養殖大縣

  • 發佈時間:2015-08-11 05:53:28  來源:貴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記者 胡麗華 通訊員 樊小溪)“一隻兔,油鹽醋;十隻兔,新衣褲;百隻兔,娶媳婦;千隻兔,進城住。”這首在普安縣廣為流傳的順口溜,正激勵著普安人發展長毛兔産業的激情。如今,該縣長毛兔從最初的251隻發展到3.6萬隻,成為普安縣農民增收的支柱産業。

  長毛兔産業是寧波對口幫扶普安縣的結晶。

  上世紀90年代,寧波對口幫扶黔西南州,該市鎮海區具體幫扶普安縣,隨著扶貧開發的深入推進和城市化高速發展,寧波優勢産業長毛兔發展空間越來越小,在外尋求發展空間,突破産業壁壘成為必然。2006年,在鎮海區和普安縣深度合作的基礎上,將長毛兔産業從東部轉移到普安,共同探索東部産業向西部轉移的扶貧模式。當年年底,寧波免費提供價值10萬元的第一批種兔251隻進入普安六戶農戶家裏。

  2007年12月,普安縣政府與寧波市鎮海德信兔毛加工廠簽訂“産業化發展長毛兔養殖項目合作”協議書,明確由鎮海德信兔毛加工廠負責收購普安縣長毛兔養殖戶所生産出的兔毛,收購價格不得低於交易發生時的市場價格。解決了農戶養殖長毛兔市場銷售難題。

  自從發展長毛兔産業以來,寧波已幫扶普安縣413.9萬元,用於農戶建舍、培訓、建兔籠、購買種兔。現在,普安縣長毛兔産業形成了政府扶持、公司帶動、農戶發展的良好格局,走出了一條東部産業向西部轉移的扶貧開發模式。

  在普安縣,為了推廣長毛兔養殖,該縣採取了“三先一後”的方式進行示範推廣,即先培訓、先種草、先建舍、後引種。想養殖長毛兔的農戶首先要經過培訓,並規定每戶至少要有一名家庭成員參加為期10天的養殖技術培訓,由德信兔業發展有限公司專業技術人員講解引種、飼養管理、疫病防治、配種繁殖、兔毛採集貯存等理論與實際操作技術。今年以來,已有百餘名農民參加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訓,為他們今後的養殖打下了基礎。

  在德信兔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帶動下,引發農戶養殖熱潮。白沙鄉白沙社區一組村民佟定國,存欄800隻,年收入18萬元,成了白沙鄉的“領頭雁”。2014年最高存欄達1200多只,兔毛收入達10萬元。德信兔業發展有限公司已建設標準化兔舍兩棟,組合式機械化不銹鋼籠位3000個,引進優質高産浙係長毛兔種兔3000隻,形成了年供5萬隻優良種兔的生産能力,為普安長毛兔産業發展提供優良種兔保障。同時,公司還以市場價回收兔毛,為養殖戶提供飼料、技術等服務。力爭通過5年的努力,帶動省內包括普安縣在內的10個縣、1萬戶以上農戶從事長毛兔養殖,兔業年總産值達到60億元的産業目標,將貴州打造成名副其實的長毛兔養殖大省和世界最大的兔絨生産基地。

  現在,普安縣掀起了長毛兔養殖熱潮。據介紹,長毛兔養殖是一個短、平、快産業,且投資小、見效快,一個農戶投資七萬元修兔舍(500個籠位)、引種40隻,一年半內就可收回成本。目前,普安縣長毛兔養殖項目覆蓋300農戶(1500人),養殖戶年每人平均純收入增加1.5萬元。

  今年,普安縣計劃將長毛兔發展到10萬隻以上,並借助龍頭企業入駐契機,籌建大型兔飼料加工廠、兔毛加工廠、兔製品加工廠、紡紗廠、製衣廠、兔肉加工廠、有機肥利用加工廠等,形成系統的配套産業鏈,完善長毛兔産前、産中、産後的服務體系。

  根據産業發展規劃,到2019年,普安長毛兔養殖將突破100萬隻規模,養殖戶達到2000戶,年産兔毛1750噸,産值3.5億元,純利潤1.5億元至2億元,成為全省長毛兔養殖樣板縣和全國“長毛兔之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