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秦山核電:把飯碗端在自己手裏

  • 發佈時間:2015-08-11 01:30:4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5月7日,我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首臺示範工程福建福清核電5號機組正式開工建設;6月10日,中國核電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滬市主機板上市,成為我國主機板上市第一家核電股票。一系列事件,標誌著中國核工業在自主創新發展新階段攀上了新的發展高峰

  翻開中國核工業60年來研發和建設的核能反應堆家譜,秦山核電的名字赫然在家譜中佔據著重要位置。中國的核電事業起步于秦山、成長于秦山,核電“走出去”更是從秦山邁出了第一步。秦山核電的30年也是我國核電跨越式發展的歷史縮影。

  ——實現突破——

  白手起家開創歷史

  秦山一期于1985年3月20日正式開工建設,1991年12月15日,自主設計建造的中國大陸第一座30萬千瓦核電站成功並網發電,結束了中國大陸無核電的歷史,實現了我國大陸核電“零的突破”,使中國成為繼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加拿大、瑞典之後世界上第7個能夠自行設計、建造核電站的國家。

  作為首座核電站,秦山一期不僅沒有生産準備、運作管理經驗,連參考電站、模擬機、參考文件體系和程式都沒有,都是“白手起家”。秦山核電想方設法培養出了大陸第一批合格的高級操縱員和操縱員;通過機組調試運作過程,不斷地暴露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運作管理體系建設過程中,技術經驗得到迅速提升,秦山核電通過持續的技術改造,逐步將原型堆電站營運管理成為安全運作業績世界排名前四分之一的商業核電站。

  秦山一期針對機組運作狀況,持續不斷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每年投入技改資金數千萬元,平均每年完成技改項目130多項,使電站的設備系統可靠性、機組整體安全性和經濟性得以大幅度提高。2010年,在確保機組安全穩定運作的前提下,通過反覆論證和持續不斷的自主技術改造,將機組額定功率從310兆瓦提升到320兆瓦,每年可多發電1.2億多千瓦時,到設計壽期末可多發電14億千瓦時。作為國內首座自行設計建造的核電站,本次功率提升為今後的機組功率提升和老化管理積累豐富經驗,對後續電站的功率提升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穩步跨越——

  推進國産化産業化

  從30萬千瓦到60萬千瓦,再到100萬千瓦,自主創新的篤定意識和實際行動,始終貫穿在秦山核電“一步一個腳印”的躍升之路上。

  2002年2月6日,秦山二期1號機組並網發電;2004年3月11日,2號機組並網發電。至此,在跨過了30萬千瓦的第一個路標之後,我國自主設計、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運營的首座商用核電站兩台65萬千瓦機組成功落地,其被業界視為“我國核電國産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標誌著我國核電實現了三大歷史性的跨越”,即實現了由引進先進技術並消化吸收,進而大幅度提高自主研製能力的跨越;實現了核電建設由行政安排到按市場經濟運作的跨越;實現了由30萬千瓦原型堆到60萬千瓦商用堆的跨越,為自主設計、建造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打下了基礎。

  實際上,當時中核核電人頂著巨大的壓力,自主完成了可行性研究、總體設計、初步設計和施工設計,通過對核電站300多個系統、20多萬台設備、上百萬張設計圖紙的研究、實踐,取得了包括核心技術在內的300多項技術創新和改進,從而在核電國産化道路上取得了飛躍式發展。

  更值得關注的是,秦山二期在自主創新的版圖上,應勢注入了“國産化”的力量,國內核電裝備製造業的産業化發展也借此得到了進一步推進,這為後續我國核電設備國産化“樹立了信心,鋪平了道路”。

  ——合作借力——

  規範管理接軌國際

  秦山一期、二期“依靠自己幹了起來”,秦山三期重水堆項目則上演了一齣被喻為“中加合作的成功典範”的“中國人成功的故事”的大戲:工程提前112天建成投産,其在核電管理水準上的提高和發展,對核電規範化管理做出了重大貢獻。

  秦山三期工程結合國情和工程實際,以實行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建立了一套能成功實現工程品質、進度和投資三大控制的項目管理模式和組織體系,採用項目法人負責制、招投標制、工程品質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並探索建立了“垂直管理,分級授權,相互協作,橫向約束,程式化和資訊化運作”的管理模式。這一“三維一體”的管理模式,使我國核電工程管理基本實現了程式化、資訊化的規範管理與國際接軌。

  在秦山三期兩台70萬千瓦級重水堆核電機組建設中,以中方技術力量為主,組織實施了99項設計改進,其中21項是重水堆核電機組中首次採用。其間為保證工程品質,秦山人毫不留情地向總包方下達“停工令”。秦山的“強業主”形象得到了國外合作者的敬佩,被稱為“中國人成功的故事”。

  “中國人的8兆瓦”故事也讓人振奮。秦山三期重水堆核電站為兩台額定功率728兆瓦的機組,但加拿大交付時只有720兆瓦。為了提升這8兆瓦,外方花了三年的時間都沒能做到,最後秦山核電僅僅花費一年時間,就成功地實現了這一目標。

  ——走出國門——

  競爭中積蓄主動權

  自主創新,也使得中國核電産業在日益激烈的國際核電競爭中積蓄了更多的主動權和優勢。2014年年底,中國和阿根廷簽署了在阿根廷合作建設重水堆核電站的協議,在中國核電“走出去”的征程上,重水堆也將書寫關鍵一筆。

  在秦山,能找到很多已經“走出過”的身影。當秦山一期30萬千瓦核電機組並網發電運作15天后,我國便與巴基斯坦簽訂了建造與秦山一期同樣堆型的第一單合同,中國核電“走出去”也從此刻開始。2000年並網發電的巴基斯坦恰希瑪30萬千瓦核電站是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一個出口商用核電站。同時,也開啟了秦山核電從人員培訓、調試、試運作和檢修換料等一系列對外技術服務的大門。

  通過自主創新,秦山核電基地也為整個中國核電産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全産業鏈式的驗證能力和支援平臺。這其中,中核集團自主研製的先進核燃料元件(CF3)入堆考驗在秦山完成;2014年7月,四組銀色組件插入秦山二期2號機組反應堆堆芯,這也意味著CF3完成了研究、設計、試驗、製造等主要研製工作,進入隨堆運作考驗階段,對其關鍵性能指標進行最後驗證。

  在30年的自主創新之路上,秦山核電基地開創了“以企業為核心和主導,聯合多方力量合力而為的産學研創新發展模式”,其蘊含的效應也日益彰顯。面對“自主創新發展”的當下及未來,秦山人不僅僅只是為了“眼前的溫飽”,更為謀求未來的發展,正開展核電站延壽與退役研究、建立中國核電運作技術支援服務平臺,並積極謀劃建設秦山第二廠址。秦山人堅信,依靠自主創新,“中國核工業的飯碗端在自己手上”的底氣才越來越足。

  ■相關連結

  秦山核電基地的科技創新

  隨著2015年2月12日第九台機組投入商業運作,秦山核電基地總裝機容量達656.4萬千瓦,年發電量約500億千瓦時,成為我國乃至全世界特有的核電機組數量最多、堆型品種最豐富、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站。

  秦山核電基地獲得授權專利共136項,其中包括輻照後破損燃料組件修復工藝等發明專利29項。

  秦山核電基地共完成科研開發和技術攻關400余項。

  累計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122項,其中包括“秦山30萬千瓦核電廠設計與建設”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秦山600MWe核電站設計和建造”項目榮獲200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秦山二期核電工程榮膺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利用核電重水堆生産鈷60技術研發及産業化工程”項目榮獲國防科技一等獎等。

  專家點評

  申立新

  回望秦山30年來走過的路,會發現,依靠自主創新這個強大的引擎,秦山核電基地創造了星光熠熠的“能源版圖”:“中國核電從這裡起步”、“國之光榮”、“走出了一條核電國産化的路子”、“中加合作的成功典範”、我國核電“從30萬千瓦到100萬千瓦”自主發展的歷史跨越……這些耀眼的詞語是世人對秦山名副其實的讚譽。

  秦山核電打造出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系列核電品牌,取得了一大批技術改進與科技創新成果,促進了我國核電裝備製造産業的升級發展。自主創新無疑是秦山核電“三十而立”最關鍵的驅動引擎和支撐強力。沒有自主創新,就沒有秦山核電,中國核電自主發展之路也就無從談起。

  而秦山核電基地作為我國核電的先行者、開拓者,其開創性和示範意義正在不斷顯現,對已經到來的中國核電發展新高潮將産生著深遠的影響。

  (申立新係中國核學會副秘書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