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三板市場供求轉變:原來“錢找項目”現在“項目找錢”

  • 發佈時間:2015-08-10 17:25: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3-4月份,新三板一波行情,很多掛牌公司定增項目頗受青睞,以天星資本為代表的新三板基金大舉進軍一級市場,一度出現定增股票價格水漲船高的局面。各種新三板定增基金,四處蒐羅項目,希望能夠搭上新三板“風口”,從中分一杯羹。

  市場冷得太快很多基金“攔腰斬”

  説“攔腰斬”都是保守的了。最知名的例子莫過於樓蘭股份,該公司4月份定增的發行價為13.401元/股,發行932.76萬股,募集1.25億元資金。隨後新三板進入“冰河期”,樓蘭股份少有成交。6月25日,成交價為1.4元,跌了將近9成,認購432.8萬股的上海景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景富五期基金浮虧5194萬。

  易三板研究團隊發現,樓蘭股份不是特例,6月份之後大量新三板公司跌破最近一次定增價,包括“明星股”中科招商等。

  行情的極速逆轉,讓很多投資者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深深套入其中了。據《中國證券報》報道,二級市場的“過山車”式的下滑,給新三板基金潑了一頭冷水。本來懷著一絲希望,試水新三板的投資者,一下子被打回了原形,對新三板避而遠之。

  根據投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新三板共有742家企業定向增發股票,募集資金317.5億元,是2014年全年132.1億元的2.4倍。但從下半年的趨勢來看,定增市場的供求格局正在改變。

  原來“錢找項目”現在“項目找錢”

  行情好的時候,各路基金找新三板企業要票,掛牌企業估值越來越高,胃口越來越大,有的企業短短幾個月,連續定向增發若干次,而且每次股票價格差異很大。第一批定增一般是公司股東和員工,第二批是券商做市商,第三批是外部財務投資者。早期拿票的看到價格猛增幾倍,沒有幾個不心動的,於是大舉拋售股票,後來者則成為“接盤俠”,於是二級市場進入萎縮的惡性迴圈。

  前期企業套到了錢,後期苦了市場。目前市場熱度不高,投資者不敢進入,很多企業都推遲了定增計劃,也有的企業開始壓低定增價格。市場的供求的角色正在轉變。

  一位知名金融機構負責投資的老總告訴易三板記者,有不少新三板掛牌企業正在和他們接觸,希望投資機構能夠買入企業的定增股票,該老總正在考慮此時是否是進入新三板的最佳時機。

  有天星資本在投資界的示範效應,很多金融機構一直尋找進入新三板的時機,此刻似乎恰逢其時,但由於新三板市場本身還比較新,比較陌生,機構大多也比較謹慎。

  新三板企業數量多投不完有“原則”才行

  新三板企業不同於A股,A股是有邊界的,25年了才上了2800家企業,新三板是沒有邊界的,一年就上個幾千家。也就是説,A股2800家企業,篩選兩輪之後,基本上就是行業龍頭了,只能投它們,沒有別的選擇了,A股的圈子小,就這麼多公司,選來選去相對容易。

  新三板則不同,你今天認為是好的企業,沒準明天會出來一家更好的與它競爭。新三板今年到5000家,明天到8000家,後年突破10000家。投資新三板如果僅限定於現有3000家的圈子,靠廣撒網的方式投資,風險一定很高。因為有可能下半年進來的2000家,會徹底顛覆前3000家。

  所以,投資新三板更加考驗機構的專業度,不僅要對資本市場的企業瞭如指掌,而且還要對資本市場之外的行業有一定把握才行。新三板沒有門檻,企業數量多投不完,要想賺錢,除了把握大盤走勢之外,還要有自家獨門的投資“原則”才行。

  市場的供求轉變,應該説是一次機會,但能否把握的住,還要看各機構自己的本事。

  (本文由易三板研究院授權發佈 不代表央廣網觀點)

新三板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雪 萊 特 5.58 10.06%
2 新天科技 11.84 10.04%
3 紫光股份 80.14 10.01%
4 麥達數字 13.43 9.99%
5 賽為智慧 18.52 9.98%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科斯伍德 8.35 -4.35%
2 中環裝備 14.12 -3.81%
3 長園集團 17.19 -3.54%
4 上海鋼聯 74.30 -3.19%
5 長春高新 178.38 -2.83%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