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人為何熱衷海外買農地

  • 發佈時間:2015-08-10 08:16: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中國人為何熱衷海外買農地

  ■ 觀察家

  2000萬美元買5000英畝美國農地,這片全額付現的“高粱地”倘非噱頭,坦率説就有“買在高點”之嫌(高粱是經濟回報較低的北美農作物,如此高價購地恐怕這輩子都回不了本)

  華文媒體《世界日報》美國版日前刊出消息,稱美國中西部得克薩斯州農地創出天價,一名來自中國的投資客以近2000萬美元現金購下巴克耶小鎮及其周邊約5000英畝農地,引起當地轟動。

  近年來熱衷當“洋農民”的華人為數不少,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阿根廷……眾多擁有較多耕地的國家,都出現了為數不少打著“稀缺資源、欲購從速”、專做華人農地仲介生意的仲介公司和經紀人,不少華人抱著各種各樣目的一擲萬金,去這些國家購農地,當“洋農民”,各種真真假假的相關“爆炸性新聞”不時出現。

  中國“洋農民”海外購買農地的目的,其實各不相同。

  有些的確是想當“洋農民”去種地的,如筆者認識的一家河南人,就在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購買了7.5平方英里的農地,辦起了農場、養雞場、養魚場,還種植亞麻籽、西洋參等中國適銷對路産品返銷中國;有些是想“逢低吸納”、套利保值,他們實際上是在賭所購農地本身價格大漲,至於種不種地則無關緊要;有些是看中了所在國(州/省)的特殊移民政策,希望借買地當“洋農民”實現移民夢;有些則青睞外國“所有權和使用權都歸你”的土地政策,想在異國他鄉過一把“地主”癮。

  然而不管抱怎樣目的,機會也只會屬於那些會調研、善算計、懂經營的買主。

  比如真想當“洋農民”,就得具備相應的農業專業知識——而且是適合當地情況的農業專業知識,比如筆者的一個朋友就因為不懂得大陸西海岸夏季雨水少、冬季雨水多的(和中國)反季節特性,在美國西海岸買農地時上了經紀人的大當,不到3年農場就關門大吉,而前面提到的那位河南朋友本就是農機站站長出身,去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購農地前專門跑了3趟,還特意去農學院學了幾個月北美農地種植技術,照他本人的説法,倘非做足“功課”,當地“灌溉靠天、播種除草靠飛機、一年只幹8天農活”的種植方式,和“小麥局管你種啥”(現已取消)的購銷政策,他們多半會“水土不服”。

  倘若想的是農地升值,就要對全球和當地農地屬性、價格曲線、當地農地分級、價格趨勢,以及近期農地成交量情況作全面綜合了解,且決不能聽信經紀人一面之詞。前文那片全額付現的“高粱地”倘非噱頭,坦率説就有“買在高點”之嫌(高粱是經濟回報較低的北美農作物,如此高價購地恐怕這輩子都回不了本);一些經紀人還會用“農地用途變更”的前景吸引買家,但實際上發達國家土地管理嚴格規範,農地變更為住宅、商業等“非農”用地絕非易事,且事先必有大量公示和各種資訊。

  至於為移民投資農地,通常會有一些限制措施,如強制性住滿3年、必須是農業相關專業、所購農地必須保證始終在種植狀態……一旦限制措施達不到,移民資格就可能隨之得而復失。有些經紀人為做成生意,會有意無意淡化某些限制措施。

  其實筆者本人也是個“準洋農民”,幾年前購買了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半平方英里的自澆農地,由於購入時機、購買地點、價位都比較合適,幾年下來地價漲了不少,農地租給當地人,還能收到一定租金回報,但在同一地區購地的另一些同胞就“交了些學費”。所以,“洋農民”真沒那麼好當。

  □陶短房(學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