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22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們為什麼會挖鼻孔?

  • 發佈時間:2015-08-10 08:31:10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挖鼻孔看起來有點兒噁心又不衛生,就算大部分人都做過這件事,也只有很少人會承認。那麼,究竟為什麼我們會挖鼻孔呢?

  甚至有個專屬的醫學名詞來形容“喜歡挖鼻孔”:挖鼻癖。最早對於挖鼻孔現象的科學研究來自1995年美國麥迪遜兩位精神疾病學者Thompson及Jefferson。他們當時以問卷調查訪問了1000名威斯康辛州戴恩縣的成人,獲得了254份回復。其中,高達91%的人坦承他們有挖鼻孔的習慣,甚至有1.2%的受訪者承認他們在一個小時內至少挖一次鼻孔。其中兩個選項顯示了他們“探索”自己鼻孔的行為或多或少干擾了他們的正常生活。更令人驚訝的是,有兩位民眾表示他們因為過度挖鼻孔而把分隔左右鼻孔的隔膜弄破了。

  5年後,印度班加羅爾精神健康和神經系統科學研究所的Chittaranjan Andrade和BS Srihari更進一步研究挖鼻孔行為。他們推論小孩、青少年與成人相比,更可能做出挖鼻孔的行為。於是,他們從4所不同貧富階層的學校中隨機抽出200名青少年進行抽樣調查。他們發現,不論貧富和階層高低,絕大部分青少年都承認平常有挖鼻孔的習慣,而且平均一天挖4次,其中有7.6%的青少年每天挖鼻孔多於20次,有將近20%的受訪者覺得自己有“嚴重的挖鼻孔行為”。有24位受訪者(也就是12%的人)坦承,他們挖鼻孔是因為“很爽”。根據統計,男生之於女生更傾向有這個行為,男孩更易於有一些小的“壞習慣”,喜歡咬指甲或是拔毛髮。

  2006年,一些荷蘭的研究人員發現,挖鼻孔有助於細菌自鼻孔入侵身體。他們發現在耳鼻喉科診所裏挖鼻孔的人,比起沒有挖鼻孔的人更容易在就診過程中攜帶金黃色葡萄球菌。通過觀察健康的自願參與者,他們也得到了一些相似的結果:研究參與者自我記錄的挖鼻孔頻率,和他們鼻內細菌以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數量,都呈現正相關性。

  所以,綜合上述情況和被人側目的風險,為什麼我們仍然會挖鼻孔呢?這依然沒有明確的答案。不過,也許這就像是咬甲癖一樣,我們可以借由這一行為獲得把事物“整理乾淨”的小小滿足感——換句話説,我們挖鼻孔也許是因為“它就在那裏”。好吧,又或者僅因為我們很懶惰:相比一盒紙巾,手指永遠在那兒。

  關於挖鼻的野史以及美術和音樂作品等並不少見,更有胡彈教授強調挖鼻之樂遠勝魚水之歡,並將之結整合《挖鼻史》。很高興知道仍有人持續地在關心我們的生活行為,2001年那兩位印度研究員Andrade和Srihari因為歸結出青少年普遍的挖鼻孔現象,而獲得了當年的“搞笑諾貝爾獎”——該獎項頒發給所有會讓你先大笑而後思考的執著研究。在頒獎典禮上,Andrade説:“有些人對挖鼻孔這事兒嗤之以鼻,我則把他們的小癖好當研究來看待。”

  (據科學松鼠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