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河北邢臺打造綠色發展引擎

  • 發佈時間:2015-08-09 05:45:2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記者雷漢發報道:記者近日來到太行山深處的河北臨城縣郝莊鎮皇迷村。在海拔800米的山嶺間,只見上百個農民正在山坡上揮汗如雨地開挖保土保水植樹造林的水準溝。村黨支部書記王振朝説,“這種水準溝又叫經濟溝。村裏原有近1萬畝荒山荒坡,經過全村3年奮鬥,已經有8000畝開挖了水準溝,四分之三栽上了核桃、蘋果、板栗等經濟苗木。目前全村每人平均擁有果園10畝以上。”

  皇迷村大力發展林果産業,是河北邢臺市太行山大規模綜合開發的一個縮影。據邢臺市委書記張古江介紹,邢臺市已將太行山綜合開發當成全市改善生態環境、實施精準扶貧的頭等大事。

  邢臺地處太行山東麓,山區面積570萬畝,山區人口70.2萬人。由於這一區域乾旱少雨,土地瘠薄,經濟發展一直滯後於全市平均水準。

  為推進生態環境治理和山區群眾脫貧致富,邢臺通過公開招標,選聘國家林業局規劃設計院編制了山區發展規劃;以植樹造林、綠化荒山為基礎,全面啟動了果品生産型、特色産業型、農産品深加工型、觀光休閒型等4種發展模式;採取公司大戶承包開發、股份合作開發、集體治理分戶經營開發、農業合作組織開發等多种經營機制進行開發建設。

  邢臺出臺了山場向開發大戶流轉、政府設立專項資金支援、單位和個人林權抵押等多項優惠政策,推進山區綜合開發。僅去年以來就吸引了458家工商企業參與這一行動,撬動工商資本投入達17億元以上。目前,邢臺已先後打造出國家級森林公園2處、省級森林公園3處、省級濕地公園2處。邢臺的4個純山區縣中,邢臺縣和臨城縣分獲“中國板栗之鄉”和“中國核桃之鄉”稱號。邢臺縣和內丘縣還獲得了“全國綠化造林模範縣”稱號。

  據統計,邢臺全市已開發經濟溝1040條,農民在達標經濟溝中的畝産收益少則2000元,多則萬元,被當地群眾譽為致富溝、生態溝。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