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十八里店鄉黨建引領轉型發展

  • 發佈時間:2015-08-08 03:32:05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李慶國

  半年內,華北地區最大的石材市場騰退工作已接近尾聲。取得如此大的成績,與北京朝陽區十八里店鄉的黨委和村“兩委”班子的努力密不可分。

  “這‘骨頭’再硬,我們也要啃!”對當時動員商戶搬遷的情景,西直河村的黨總支書記高雲漢記憶猶新。他告訴記者,為了加快市場騰退工作,村裏的黨員分成6個談判小組,逐一入戶向商戶宣傳騰退政策。

  騰退會不會是“一陣風”?外遷後該去哪經營?商戶們曾經帶著疑問觀望著,洽談簽約者寥寥無幾。這時,十幾年前參與西直河石材市場招商工作的幾名老黨員主動請纓,連續一個多月向商戶們宣講政策,並帶著幾家石材經營大戶赴河北、天津尋找新的承接地。前後跑了十多趟,終於找到了商戶們滿意的市場新址,為騰退工作打開突破口。

  為了推進騰退工作,十八里店鄉黨委提出“12345”工作思路,即以産業疏解為一個目標,發揮西直河村村民和農工商服務中心兩個主體的作用,區、鄉、村形成三個工作體系,採取宣傳引導、産業轉移、聯合執法、騰退拆除四個措施,實施“收、調、拆、建、管”五個步驟。十八里店鄉相關負責人介紹説,剛開始,鄉里找市場土地的承包人談騰退問題,可是最終的經營者不搬遷,土地承包人也沒有辦法。為了發揮村民的主體作用,村幹部帶著黨員直接找商戶們談判,再加上幫助商戶找到了合適的市場進行搬遷,上半年就基本完成了騰退工作。

  現在,市場騰退協議已經基本簽約完畢,騰退面積達到90%。一寸寸土地告別了石材産業的污染,邊拆邊綠化,已完成規劃綠地47%的建設任務。

  而離石材市場不遠,是一家經營了16年的原東郊批發市場,它也是北京市東南最大的農産品批發市場。隨著市場的逐步發展,這裡及周邊地帶人流、車流擁擠不堪,各種商戶宿舍、出租房屋無序滋長等問題日益凸顯。

  “我從二十幾歲就來到這裡,早把這兒當成家了,當時真不想搬!”東郊批發市場的商戶孟玲説。騰退公告張貼出來時,不少商戶情緒激動,接連有人開車堵住大望路,希望借此造勢獲取關注。南磨房鄉黨委連夜給3600多商戶發手機短信,耐心講政策。商戶流動黨支部和市場商戶自管自律組織也充分發揮作用,安撫商戶情緒,講明形勢,分析利弊。

  “市場一共有3600多商戶、1.4萬多人就業,要在短時間內完成騰退,我們靠的就是‘1+2+3+4’工作模式。”市場負責人鄭勇介紹説。“1”是騰退前,鄉黨委經過市場調研製定了一個各方認可的騰退搬遷政策,對商戶關心的攤位界定、退攤補償等問題做出明確規定;“2”是騰退中發揮流動黨支部和商戶自管自律組織的牽頭帶動作用;“3”是幫助商戶找了三個外遷出路;“4”是整個搬遷騰退工作嚴格按照政策進行騰退、嚴格補償資金審計、分期進行撥款、安全拆除等四個環節有序進行。

  政策講到位了,出路找到了,商戶的疑慮也打消了,經營了16年的農貿市場,僅用103天就完成了搬遷騰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