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雪梨大學8成挂科為中國學生 學校旨在“圈錢”?

  • 發佈時間:2015-08-07 15:3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澳媒6日報道稱,最近澳大利亞雪梨大學商學院1200多人參加了第一學期的 “商業的批判性思維”課程考試,最終300多名學生不及格,佔考試學生的37%。而挂科學生中,中國留學生佔八成。

  對此,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指出,雪梨大學商學院一門課的學費將近5000澳元(約合2.28萬人民幣),按300人來計算,總挂科費竟高達150萬澳元。

  今晨,就讀于雪梨大學的中國留學生郭智接受《法制晚報》記者採訪時稱,這一商學院的中國留學生佔60%-70%以上,因此挂科的概率自然就高。挂科的人如此之多,學校有斂財之嫌。而在此次考試中沒有及格的中國留學生李金元(音譯)表示,挂科率高得離譜,很多學生已經提交非正式投訴。而由於學校沒有回應,令學生們難以開始新學期。

  引發不滿

  300人挂科被指不合理

  學生寫聯名信討説法

  報道稱,雪梨大學商學院的“商業成功”課程也有大約12%的人挂科。而“商業的批判性思維”和“商業成功”是完成“商學碩士”的兩門核心課程。

  “一共1200多名學生註冊這門課,卻有300多名學生挂科,這到底是因為評分嚴格還是學校的惡意圈錢?”華人媒體“雪梨星尚”稱學生們坐不住進行“反抗”的原因是,雪梨大學商學院的300名學生表示,自己天天不睡覺熬夜寫論文,卻還是挂了一門“千年水課”。

  報道稱,往年只有大約5%挂科率的雪梨大學“商業的批判性思維”課程,今年卻因為評分制度的改革而導致高挂科率。其中直接原因是課程今年改革為double pass,即課堂測試和期末考試都要拿到超過50%的分數才能算最後合格。

  報道指出,這一改革有不合理之處。雪梨大學很多課程都有double pass的規定,但是這門課程是一個只佔總成績30%的課堂考試,卻要佔50%的考過的機會,也就是説這30%的作用大於70%的期末分數的作用。很多這次挂科的學生最後課堂的成績都是14.9或14.8分,即使期末成績考了很高的分數,最後的總分也只能是48或49分,而且作為一門必修課,挂科後只能選擇重修,沒有補考的機會。

  報道稱,很多同學都評價這門課為食之無味的“水課”,上課基本就是講一些簡單的案例,然後無休止地寫論文,而其與後續的商科專業性學習沒有很大的關聯性,也無法為其他課程學習打下基礎。零碎的知識點、不完整的教學框架、不專業的師資隊伍都廣為詬病。

  在成績出來的當天晚上,便有同學建立了微信群,把所有挂科的同學聯合起來,決定帶著200多人的聯名信去商學院教務處與學院老師進行溝通協調。

  學生説法中國學生挂科不稀奇 但這門課以前很“水”

  就讀于雪梨大學的中國留學生郭智在本次考試中順利闖關,不過,她對於這一引發關注的事件也有不少怨言。

  接受法晚記者採訪時,郭智表示,雪梨大學商科“隨隨便便”就能有好幾門課的挂科率超過37%,好像挂科率低才是比較值得大驚小怪的事。在她印象中,商學院的中國留學生本身就非常多,佔比甚至達到60%-70%以上,因此挂科的概率自然就變高。

  “據我所知,我們學校的不少專業挂科率一直都在25%-30%,一些更難的課程甚至可能達到50%。”即使這似乎已成事實,但郭智仍心生不滿,“我個人覺得37%的挂科率不算是最高,比較讓人生氣的應該是,這門課以前是很‘水’的,現在變得非常難,而挂科的大多是中國學生。”郭智説,那麼多人沒通過考試,學校每個人多收2萬多的學費,超級斂財。

  水土不服課程太“西化”挂科的不乏中國學霸

  據郭智介紹,“商業成功”課程每週由一個老師授課,每週會有一個課題,主要包括企業管理、企業道德、員工激勵等等,覆蓋的範圍非常廣。對於很多中國學生來講,確實很難用課上和課下的時間去完全掌握,並且這些知識首先是基於西方的理論,其次基於工作和實踐得出的心得,最後才是通過語言來表達出來。

  “我個人認為,與其説中國學生沒有這種思維,不如説這門課程所需要的思路不是所有中國應試教育的學生都適合的。”郭智説,挂科問題的關鍵不在於這門課程的要求和學生的語言素質文化背景如何,而是在於課程教學和考試評定本身。這門課的教學是由導師來完成,但是導師的素質和背景參差不齊。

  “商業成功”課程的部分導師甚至是由上學期該課程優秀的學生來擔當的。在她眼裏,姑且認為這樣的導師本身素質過關,但是授課的能力有待考證。此外,考試中,對於一個開放性的題目,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評分標準,學校的標準也比較模糊,但是一份卷子到底有幾個老師批閱,學校對此沒有解釋。

  “想想這門課一學期教的內容那麼多,本來就不可能全學懂,再想想開放性的卷子全由老師自作主張決定是否讓學生挂科,心裏面難免很怨恨。”郭智告訴記者,今後選擇留學的人要更加理性看待出國留學這件事,留學生已經不像以前那樣送出來了就一身輕鬆,很多挂科的學生中也有很多每天都坐在圖書館裏面復習的學霸們。

  耽誤上課

  學校未回應投訴開學兩周學生猶豫選課

  二年級的中國留學生李金元沒有通過“商業成功”課程考試。而他認為這個課程過於主觀,“所有試題都是開放性的,但他們的評分標準非常有限。”

  他表示,挂科率高得離譜,尤其是“商業成功”課程,有42名學生挂科,比以前多出很多。對於校方解釋稱這是因為學生的語言技能太差,李金元並不認同。

  “這個解釋對於修‘商業成功’的大多數學生來説根本説不通,因為我們已經是最後一個學期。其他課程都沒挂科,但這個就挂科了。”李金元説,很多學生對他們的考試結果提出了非正式的投訴,但沒能推翻原來的考試結果,現在這些學生打算提交正式上訴。

  “我們不會放棄的,我們沒有錯。”李金元説,學校沒有按時回應非正式投訴,令學生們難以開始新學期。“現在新學期已經開始兩個星期了,我們不知道自己應不應該報讀這個課程。我們開始對這所大學失去信心。”

  校方發聲

  引入強制性期末考挂科系學的不紮實

  對於此次挂科率如此之高,雪梨大學商學院副院長歇爾茲教授發表聲明稱,本次考試具有公平性,商學院致力維護世界級學術標準,這樣的結果主要是因為對考試流程進行了改革。他表示,本學期這兩門課程都首次引入了所謂的強制性期末考,意思是學生只有通過考試才算是修完課程。“商業的批判性思維”和“商業成功”這兩門學科的雙重測評政策是為了確保考生品質,也是本著國際上廣為公認的專業認定原則。這種測評方法確保考生的原創性,如果學生無法達到標準水準,他們就不能通過考試。

  歇爾茲稱,多數同學沒有通過考試,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本學期所學的內容。同時,學生們從學期第一天開始就充分了解商學院的考試要求,相關的考試測評資訊學生也都知道。

  專家採訪

  學校圈錢基本不存在

  北京天道留學高級顧問盧猛上午在接受《法制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國外學校普遍都是“寬進嚴出”,申請時容易,而最後的考試中,學校在成績方面控制稍嚴。此外,澳大利亞的大學普遍申請難度低,這可能就存在留學生整體學習能力不平均的問題。

  盧猛説,一個明顯的現象就是,不少有意向留學的學生在沒申請下來美國大學後,又轉向申請澳大利亞的學校。這就是為什麼人們會覺得美國那邊的留學生成績突出的報道更多,而澳大利亞的中國留學生成績卻多遭詬病。

  “我認為,學校惡意打壓通過率,旨在圈錢的情況應該不存在。”盧猛説,澳大利亞大學的學費普遍很高,尤其是商科。不過像雪梨大學,不至於靠這種方式“圈錢”。而且澳大利亞政府對大學學費的管控是能涉及到此的,其每年都會對學費做調整,控制不法校方惡意加價。

  (文/記者 張潔清 實習生 趙奇 丘婉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