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夏奧"到"冬奧"歷史哪家短 奧促會副會長:"先例不是咱"

  • 發佈時間:2015-08-06 07:1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夏奧”到“冬奧”歷史哪家短? 奧促會副會長稱“先例不是咱”

  國際線上報道(記者 彭延媛):在北京攜手張家口申辦2022年冬奧會成功後,國際奧會主席巴赫將這個決定形容為“安全而具有歷史意義”,特別是北京因此成為第一個既舉辦夏奧會、又舉辦冬奧會的城市。而北京奧促會副會長劉敬民指出,所謂“歷史意義”,還應更進一步解讀。

  63歲的劉敬民曾擔任北京2008年夏季奧運會組委會副主席,現任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會副會長。談到北京成功申辦冬奧會的歷史意義,他説:“辦奧運會是發展必然,我國有13億人口,飛速發展,逐步進入小康社會,體育的需求應運而生。08年成功舉辦了夏奧會,接著辦冬奧會也是必然的。我們辦夏奧和辦冬奧相隔14年,而一個國家辦冬奧又辦夏奧,歷史上也有先例,並不是辦了夏奧會就不能辦冬奧會,相隔時間也不需要很長。”

  縱觀奧運歷史,日本的東京1964年第一次舉辦夏奧會,1972年又舉辦了札幌冬奧會,相隔8年;美國的普萊西德湖在1980年舉辦了冬奧會,洛杉磯1984年就舉辦了夏奧會,相隔4年,是歷史上一個國家從冬奧到夏奧之間、時間間隔最短的。

  劉敬民認為,舉辦冬奧會,也是因為北京這個區域的冬季運動其實有很深厚的歷史傳統:“我們小時候經常去滑冰,當時每月工資是40多元,一雙冰鞋25元,我弟弟沒錢買冰鞋,就拿木頭的趿拉板,釘上一個冰刀,拿鞋帶係到鞋上。那時候幾乎隔一兩天,我們就到我們家附近,中山公園、勞動文化宮的筒子河去滑冰,經常人滿為患。北京的冰球隊也曾非常火爆,1981年國際冰球C組在首都體育館比賽,一票難求,那時我還在建築公司工作,費了很大勁才去看了一場。”

  近幾年,北京的冰球經歷了又一次大發展,青少年冰球隊就有100多支——第一位通過北美冰球職業聯賽選秀的中國球員宋安東,就是從這些球隊裏走出來的明星。

  作為區域經濟的核心區,北京的冰雪運動興趣高漲,也帶動了冬奧會雪上賽場張家口的崇禮,以及周邊冰雪産業的發展。2011年北京就有200萬人次參與滑雪運動,這兩年由於申辦冬奧會,崇禮的萬龍和雲頂雪場的滑雪者人數每年都以百分之十幾的增速上漲,今年更是翻了一番。

  由此,劉敬民指出了舉辦冬奧會的又一個“歷史意義”,那就是促進體育産業的大發展,同時也讓體育産業促進民生,改善生活方式:“去年,國務院提出大力發展體育産業——冰雪運動在歐洲國家體育産業就佔很大比例。歐洲1880到1890年這十年,網球運動啊、足球的大俱樂部啊,都在那時建立。發生了什麼?是經濟實力發展到這個階段,體育從貴族發展到普通大眾了!我們國家也到了這個時期,到2020年每人平均GDP達到10000美元,冰雪運動將蓬勃發展。體育既是人民的需求,與民生有密切關係;體育不僅是種活動,我覺得還是生活方式,提倡積極向上簡單的生活。”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國家戰略,也使北京攜手張家口承辦冬奧會具備了更深層次的、經濟社會的歷史意義。劉敬民説:“舉辦冬奧會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需要。北京2300多萬人口,給環境、交通帶來嚴重負擔,中國政府及時提出了三地協同發展。舉辦2022年冬奧會,就給我們提供了共同的時間點、共同奮鬥的目標。北京與河北省共同籌辦舉辦冬奧會,7年內總要達到國際奧會的標準,特別是大氣環境。國際奧會的價值是三位一體,體育、文化、環境。我認為,如同2008年帶動北京環境提升,這屆冬奧會也會是帶動京津冀的綠色發展的極大動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