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山西:做強非煤産業 解決“一煤獨大”

  • 發佈時間:2015-08-06 01:30:4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創新驅動發展

  “要從根本上解決‘一煤獨大’的結構問題,我們必須著眼煤與非煤兩篇文章。通過産業技術的創新突破,帶動産業創新和産業振興,促進産業轉型、産業升級、産業延伸,實現産業體系的多元發展。”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説。

  目前,吃盡了“一煤獨大”苦頭的山西,正發力走創新驅動多元發展之路。

  扶持非煤産業七“箭”併發

  山西省省長李小鵬説,山西不光是煤,我們還有完整的工業體系、良好的教育科研體系、正在建設的科技創新城,有黃河山水、太行風光、晉商大院,有老陳醋、清徐葡萄、平遙牛肉,有王維、白居易、司馬光。山西在做好煤炭這篇大文章的同時,也一定能做好非煤這篇大文章。

  除煤焦冶電四大傳統支柱産業,高端裝備製造業算得上是山西發展基礎較好的産業。重載機車、高鐵輪對、大型起重機、無縫鋼管軋製成套設備等30余種産品在國內市場有一定優勢。但放眼全行業,管理落後、技術團隊不強、新産品不多、産品附加值低、企業發展後勁不足等問題也顯而易見。

  即便是龍頭企業太重集團,創下了數百項世界之最,但與同行業的三一重工相比,主營業務收入的差距還是明顯拉大。2005年,兩家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均為25億元左右;2011年,三一重工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00多億元,太重僅為103億元。

  經過精心謀劃,山西省委、省政府將著力點選定在了文化旅遊、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食品醫藥、現代服務業等七大新興支柱産業上。為此,山西出臺政策、傾斜資金,扶持非煤産業七“箭”併發,加快發展。

  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長潘雲表示,如果將這七大産業比作是七粒種子,之於山西可謂粒粒皆良種。但破解三尺冰凍,絕非一日之功,“山西做好非煤大文章的關鍵,不僅僅在於選好‘良種’,更在於改良‘土壤’”。

  在新興産業關鍵節點持續發力

  做好非煤文章,山西出臺一系列具體措施,創新驅動將在新興産業的關鍵節點持續發力。

  近年來,山西LED産業呈現增長快、産業鏈比較完整、人才團隊發展快等特點。為此,山西制定一系列措施,支援建立産學研合作平臺,鼓勵解決關鍵技術。發揮山西省LED産業聯盟的作用,促進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加強合作,共建檢測檢驗平臺。通過解決核心技術,參與行業標準制定,形成自主智慧財産權,改變受制於人的局面。

  煤層氣産業最有希望培育成山西戰略性新興能源支柱産業。按照規劃,到2020年山西地面煤層氣總産能將達到400億立方米、管線總里程突破1.5萬千米,帶動相關産業産值將達到8400億元。目前,山西制定一系列措施,打造煤層氣全産業鏈條,探索煤層氣、頁巖氣、緻密氣共抽共採,加強産業政策創新,推進加工利用科技創新。

  非煤産業釋放轉型升級信號

  一台機器,這頭“吃”進粉煤灰,那頭“吐”出來的是綠色迴圈建築材料碳金板材,毫不起眼的粉煤灰就這樣由每噸20元升值到了上千元。這樣一幕“點石成金”的場景,每天真實地發生在朔州潤臻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目前,這家民營企業的家居産品已達到四大系列數十個品種,遠銷加拿大、丹麥、俄羅斯等國。預計到2016年,該公司銷售收入將突破10億元大關,實現利潤3億元。

  就在不少煤炭企業發愁産品過剩時,樂村淘董事長趙士權也在“發愁”,不過愁的是業務太繁忙。樂村淘開設的“樂村淘商城”“樂淘天下”,可使農民通過網上趕集即購買到質優價廉的商品,並幫助農民創業增收,在各地農村廣受熱捧。今年,他們將在山西再建成1萬個村級體驗店、在全國成立10個省級分公司,銷售收入預計10億元。

  煤炭資源日漸枯竭的“煤都”大同,利用當地豐富的光照資源以及採煤沉陷區的大量閒置土地,闖出了一條新的“陽光”大道。目前,大同電力總裝機容量和光伏裝機容量均位列山西第一,重點打造的採煤沉陷區國家光伏示範基地也正在加快推進。

  作為全國最大煤層氣開發利用基地的晉煤集團,將視線延伸到了煤層氣産業鏈上游的裝備製造業。他們通過自主研發和與國內外知名公司、高等院校合作等方式,已初步發展形成4大類、20余種産品的煤層氣裝備及配套材料,研製生産的水準定向千米鑽機達到全球最先進水準。

  今年5月,在第九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上,太重集團高鐵輪對組件、臨汾威爾捷太陽能動力車、呂梁微風無人機……一個個“高大上”的“山西製造”,取代傳統“主角”煤炭,成為新生代“明星”。非煤産業登“戲臺”,高新技術唱“主角”。借助中博會這一平臺,山西釋放出轉型升級、重塑形象的信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