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轉型招惹誰?白天不懂夜的黑
- 發佈時間:2015-08-05 10:09:39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胡愛善
摘要:調整關店,騰出空間來租賃經營,不但扭虧而且增加特色、提升效益,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一舉多得的好事,難道讓萬達堅守死扛虧死,這又符合誰的利益?
能不能盼萬達點好?
不能。
嗯,啥也別説了,你懂的,我也懂,我懂的,你不願意懂而已。
有多少惡意嗎?未必!
其實就是一種感覺,暗爽的感覺,也就這樣了,王健林心中肯定不舒服,不舒服就對了,這就是我們的存在感。
所以,明明知道百貨行業在網際網路電商衝擊下奄奄一息領軍者如銀泰沈國軍都甩手不幹拱手送給了阿里巴巴而萬達百貨不過在全國關閉了部分虧損店但還是津津樂道沒完沒了;所以明明知道卡拉OK之類的量販模式已經日薄西山連錢櫃都已經關張走人而萬達旗下的大歌星關店不過是順勢而為但還是幸災樂禍冷嘲熱諷;所以,明明知道,哦,這一點未必明明,萬達在轉型時必然會打破一些罈罈罐罐,在轉型時必然會捨棄一些傳統産業,在轉型時必然會進入一些新興行業,但是大家還是看熱鬧不嫌事大,越熱鬧越熱鬧,越熱鬧越鬧心。
嗯,讓萬達能鬧心,讓王健林能鬧心,讓萬達的上上下下能鬧心,大家心裏多少能夠找到點平衡,萬達怎麼就不能有點事,出點亂摔個跟頭啃點泥呢?王健林你都首富了,不光是中國首富,而且是亞洲,未來可能還是世界的首富,沒聽説過“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嗎?
否則,上哪去找話題呢?
其實,誰都知道,百貨業面臨的衝擊,誰也不會死要面子活受罪而硬撐,誰都知道萬達關店是壯士斷腕;但是並不是誰都知道,萬達廣場是一種城市綜合體,集吃喝玩樂為一體的這麼一種城市消費新業態。萬達百貨歷史上是萬達廣場商業配套的重要部分,如同大歌星一樣,確切的定位更多的是聚攏人氣,有利潤更好,沒利潤則貢獻;而現在的廣場則今非昔比,差不多都是城市的新中心,人流客流不可同日而語,僅上半年的客流就達9.24億人次,同比增長27.8%,萬達百貨在歷史上的使命其實已經完成;而一定程度上,隨著萬達廣場商業形態的多元化,各種品牌旗艦店進駐以及步行街的配置,百貨還構成了同業競爭,所以調整關店,騰出空間來租賃經營,不但扭虧而且增加特色、提升效益,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一舉多得的好事,難道讓萬達堅守死扛虧死,這又符合誰的利益?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有意思嗎?
嗯,點背不能怨社會,點太順也確實容易招質疑。這些年,萬達的發展太順風順水,順得都有點不可思議,不太真實,也難怪開始有人懷疑萬達的背景,一會扯這個,一會扯那個,該扯的不該扯的都扯完了,萬達依然故我。所以,現在大家都關心萬達的模式選擇、萬達的道路選擇、萬達的發展選擇,但是,太多的經歷告訴我們,正確的策略未必能有強有力的執行,而執行不到位則策略就是空談,萬達真正牛B的不是規模的增長,而是四次轉型次次踏在點上,次次馬到功成,這才是萬達的核心競爭力。
眾所週知,萬達起步也就是一個大連的開發商,1993年陰差陽錯被迫出走大連,但也從此成就了萬達走向全國。不成想萬達一發不可收而成為絕對大哥,商業地産在地産調控週期中一馬當先爆發性成長。但是就在鼎盛時期,萬達卻宣佈轉型文化産業,旗下萬達院線迅速成為全國第一的院線,去美國收購AMC院線不僅投資成功收回而且掛牌上市,加上現在收購的澳洲院線,萬達估計將來能控制全球20%的票房,而萬達影視的票房也躍居前茅,不經意間萬達的酒店也成為全國最大的集群,而收購瑞士盈方體育更拉開萬達文化集團下轄體育控股的序幕,類似的控股除影視控股外尚有旅遊控股和兒童業態控股,四大控股未來都有可能在全球排名第一。與此同時,與百度騰訊聯手的騰百萬電商平臺飛凡網也正式上線,註定成為全國最大的O2O平臺,並購的快錢更為下一步萬達成立金融集團嘗試金融網際網路化走出紮實的一步,海外並購的項目更是遍佈美國、英國、西班牙、澳大利亞,新一代的跨國公司已經初步成形。多元化只是萬達轉型的結果,而觀念的創新才是萬達轉型的保證,萬達的第四次轉型是輕資産,這是一次觀念性重大變革,思路決定出路,通過網際網路眾籌模式,萬達解決了萬達廣場的資金壓力,真正成為一個萬達廣場的建設者、運營者,這意味著萬達廣場可以在短期內迅速複製,由目前的100家擴張到500家到1000家。100家的萬達廣場已經是巨無霸,難以想像1000家的萬達廣場具有多大的商業價值,這種成長性又有什麼行業可以相比?哦,忘了時間,是在5年內擴張到500家,10年內擴張到1000家,換句話講,未來的成長性是年均100%,這不是想像,而是完全可能做到的目標。不得不承認,這是萬達才能做到的,也是萬達綜合實力的體現,所以,王健林説海外投資者到年底看到年報再看萬達商業的股價一定會追悔莫及,大跌眼鏡事小,錯失良機事大,王健林説得到,做得到。
啰啰嗦嗦叨嘮了萬達新轉進的那麼多行業,還是挂一漏萬,比如萬達可能還會進入航空領域,馬上會公佈銀行、證券、保險、基金領域的並購以及一些海外的公司,關掉一些百貨和大歌星算什麼?
舍得,舍得,有所舍才有所得,這不是簡單的道理嗎?當然,懷疑是正常,不懷疑是不正常,一般的企業家畢生能成就萬達的百分之一就已經不可思議,而王健林似有神助,要風有風,要雨有雨,只能説他的洞察力、判斷力、執行力的確非同尋常,所以常人也就難以理解,李嘉誠的投資又有多少人能心領神會呢?不也是議論紛紛,莫衷一是嗎?那種獨孤求敗的感覺我們無法體會,那麼就讓我們噴噴吧!過過嘴癮也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