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認錯多重標準:對美國誠懇對南韓不提道歉
- 發佈時間:2015-08-05 07:5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三菱認錯的三重標準
此事被曝光後,面對媒體的追問,7月24日,三菱材料公司公關部門在接受日本NHK電視臺採訪時表示,此事作為尚處於爭論之中的案件
7月19日,三菱材料公司在美國洛杉磯向94歲的二戰戰俘詹姆士·墨菲正式道歉。
法治週末特約撰稿 劉星
《參考消息》近日報道稱,有日媒透露,圍繞二戰中強徵中國人一事,三菱綜合材料公司(三菱材料公司)與中國勞工交涉團體7月23日就整體和解方案達成共識。三菱方面的核心方案是明確“道歉”並以成立基金的方式向每名受害者支付10萬元人民幣。受害者總計3765人,這是日本企業支付戰後賠償人數最多的一次。據相關人士透露,雙方計劃近期在北京簽署和解協議。
此事被曝光後,面對媒體的追問,7月24日,三菱材料公司公關部門在接受日本NHK電視臺採訪時表示,此事作為尚處於爭論之中的案件,現階段不便發表評論。
7月24日,“二戰中國勞工索賠案律師團”發表聲明稱,二戰中國勞工聯合會三菱分會及原告從未與日本三菱材料公司“決定達成全面和解協議”。聲明還指責三菱材料公司至今尚未真誠認罪、悔罪,所謂的“和解”全無半點誠意。
率先對美國勞工正式道歉
7月19日,在美國洛杉磯市,三菱材料公司向二戰中的美軍戰俘,曾為原三菱礦業公司勞工的美軍士兵及其遺屬等進行道歉。二戰期間,約有900名美軍戰俘被強制送入三菱礦業經營的秋田縣礦山充當勞工,只有4人最終倖存下來。
日本政府曾于2009年向美軍戰俘正式道歉,次年再次正式道歉。不過,這些美軍戰俘仍要求日本企業也進行道歉。而日本各大公司先前一直沒有回應美軍戰俘訴求,作出道歉。此次是三菱材料公司首次向被俘美軍士兵進行道歉,也是首次有日本大公司就強徵美國勞工一事作出道歉。日本駐美國使館發言人稱,這是三菱公司的自主決定,和日本政府無關。
道歉儀式在美國洛杉磯市西蒙—維森塔爾中心(專門追蹤納粹戰犯的組織)舉行。來自加利福尼亞州聖瑪麗亞市的94歲老人詹姆士·墨菲代表曾經的戰俘勞工接受三菱道歉。墨菲是這批勞工中依舊健在的兩人之一。墨菲説:“為了這一天,我們已經等待70年。”西蒙—維森塔爾中心官員亞伯拉罕·庫珀認為,三菱材料公司的道歉是前所未有的。
在道歉儀式上,三菱材料公司高管木村光(音譯)向900名勞工表達“最深自責和歉意”。三菱方面的代表當天表示,當時的工作環境極其惡劣,這些戰俘被強迫在非常困難的條件下勞動,對於過去發生的這些悲劇,三菱極度懊悔地表示道歉。
三菱材料公司外部董事岡本行夫説:“走進這個屋子時我心情沉重,我來這裡請求原諒。”三菱鄭重承諾,悲劇再不會發生。三菱材料公司説,公司已經意識到他們原本應該更早表達歉意。岡本行夫説:“我們必須為沒能更早道歉而致歉。”
據分析,三菱材料公司在美國有重大的商業利益,例如它將競投加州的高鐵項目,所以要在日本投降70週年之際有所表現,以展現良好的企業公民形象。三菱外部董事岡本行夫7月22日在記者會上還表示:“三菱還將向英國、荷蘭和澳大利亞的受害者進行正式道歉。”
三菱材料公司唯獨向美國勞工道歉,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眾多受害國的訴求不顧,顯然是日本政府親美政策的結果,很難説這是對戰爭罪行的真誠悔恨。
三菱材料公司這種選擇性的道歉和雙重標準,讓人質疑道歉者是否真的有誠意。如果日本在強徵勞工問題上,發自內心的正視歷史、反思錯誤、反省戰爭,他們應該一視同仁,向美國、中國、南韓等所有受害國的受害者道歉。
對中國勞工態度模糊
據日本媒體報道,三菱材料公司與中國勞工和解,將是日本企業首次主動向被日本最高法院駁回賠償要求的中國勞工提出道歉,並提供全面的經濟補償。中國勞工談判團由4個受害者團體構成。據相關人士透露,三菱方面在和解協議方案中承認,“二戰”中根據日本政府內閣決議強擄至日本的3.9萬名中國勞工中,有3765人被三菱材料的前身企業及承包公司接收,被迫勞動構成了“侵害人權的歷史事實”。
在此基礎上,三菱材料公司將對受害人及其遺屬表達“痛徹反省”及“誠摯歉意”。除支付上述費用外,三菱材料還將支付紀念碑建設費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02萬元),用於調查失蹤勞工的調查費2億日元。3765人中目前掌握受害者本人或遺屬資訊的約有1500人,今後將利用調查費尋找其他受害者及遺屬。如最終尋得全員資訊,支付總額將達到80億日元。
但“二戰中國勞工索賠案律師團”指出,三菱材料決定向二戰中被強制徵用的中國勞工道歉並支付賠償金的報道,只不過是未能獲得中國勞動者同意而被廢除的單方面方案而已。他們還表示:“我們的確一直在與三菱方面就法律協議進行協商,但目前的狀態是未能取得任何進展,協商破裂,日本媒體報道的是當時被我方拒絕的方案,內容上沒有一絲更改”。
報道回顧稱,受害者方面自2013年3月成立談判團,2014年1月開始與三菱方面談判。目前,健在的受害者越來越少,僅剩十余人,中國方面的相關人士懷著趁受害當事人還在世的時候為他們“討回尊嚴”的想法,承擔起談判的重任。
有分析認為,三菱方面決心和解的背後,據推測有面對戰後70週年這一節點有關,在中國市場開展業務的基礎上,通過提出受中國國民支援的解決辦法,從而改善商業環境。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的強徵勞工倖存者及其家人對日本政府和企業提起一系列索賠訴訟,均以敗訴告終。三菱公司自1997年9月被訴至2014年2月的18年又5個月的時間裏,三菱公司作為加害企業不僅拒不承擔侵權加害的法律責任,而且態度強硬拒不庭外和解。
2014年2月,一部分勞工受害者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起訴三菱公司後,要求被告在中國媒體登載謝罪廣告,向每位原告賠償人民幣100多萬元。至此,三菱公司態度有了根本的轉變,表現出積極要求和解的態度。就和解方案而言,大體上表達了承認侵犯人權的事實,表示反省、謝罪,願意向受害勞工每人支付人民幣10萬元。客觀而言,這一和解排除了中國法院的管轄,因而不能排除這就是三菱公司的和解動機。
對南韓勞工不提道歉
“三菱材料與中國強徵勞工受害者和解,南韓呢?”南韓《中央日報》日文網站7月24日以此為題進行報道稱,三菱材料向美國俘虜公開謝罪,現在據報道又放出消息向被強徵中國勞工謝罪,然而,三菱材料到現在還沒有向南韓被強徵勞工謝罪的意思。
7月24日,南韓外交部就日本三菱材料公司忽視南韓勞工一事表明立場稱,三菱材料公司應拿出能讓所有被強制徵用的受害人治愈傷痛的措施。南韓外交部發表上述立場引發各方關注,南韓政府提出的“所有受害人”自然包括南韓受害勞工。
“南韓不能相提並論”,據美聯社報道,三菱材料公司外部董事岡本行夫7月22日稱,日本對南韓犯下最大的罪惡是嘗試將其文化消滅,徹底抹殺他們的國族認同。“當時南韓是日本帝國的領土。當時朝鮮半島人民亦屬於日本人民,根據國家總動員法,他們有義務在戰爭期間從事勞動”。
南韓《亞洲今日報》近日發表社評,質問日企為何置他國被強徵勞工於不顧,偏偏只對美國戰俘勞工道歉。報道稱,日方應該明確答覆其做法是不承認強徵他國勞工,還是為了政治算計討好美國。三菱材料公司在南韓也被官司纏身。近日,三菱材料公司還就一項強徵勞工判決向南韓最高法院提出上訴。
被三菱強徵的南韓勞工早在2000年及2005年就在南韓提出賠償訴訟,訴稱他們在太平洋戰爭末期,被原來的三菱強制徵用做勞工,精神上、身體上都受到了傷害,請求法院判決三菱公司予以賠償並支付工資。但這些原告在一審和二審中均被判敗訴。
在釜山高等法院二審判決原告敗訴後,三菱案的原告們上訴至南韓大法院(南韓最高法院)。2012年5月,南韓大法院對三菱重工案件作出了有利於勞工的判決。大法院推翻了原告敗訴的原審結果,判決原告勝訴,並將案件分別發回了釜山高等法院,讓他們重新作出判決。
2013年7月30日,南韓釜山高等法院經過審理後,對5名強徵受害勞工遺屬要求日本三菱重工的賠償訴訟進行宣判,法院判決原告部分勝訴,三菱重工應向強徵受害人進行每人80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44萬元)的賠償。
南韓釜山高等法院認為,三菱將原告一批人強制送到廣島進行勞役,卻沒有支付他們工資,因此負有賠償責任。本案中5名原告,也就是被日本強制徵用的南韓勞工,他們都曾在1944年8月至當年11月期間,在廣島三菱造船廠所充當勞力。
(來源:法治週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