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長虹集團紀委書記為何實名舉報董事長

  • 發佈時間:2015-08-04 09:32:00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侯雋

  文章導讀: 7月29日,《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致電長虹集團新聞發言人劉海東,對方表示,該舉報確實是長虹集團紀委書記楊學軍本人發佈,長虹集團正在核實內容,目前長虹股份生産經營正常。

  網傳“因私人恩怨”不靠譜

  7月28日,一份署名舉報人為長虹[微網志]集團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楊學軍的舉報信在網上流傳。這份《關於長虹集團公司、長虹股份公司董事長趙勇涉嫌嚴重濫用職權造成國有資産重大損失的公開報案書》,因是紀委書記舉報身兼黨委書記的董事長,這一角色關係成為最引人關注的焦點,甚至超乎舉報內容本身。

  7月29日,《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致電長虹集團新聞發言人劉海東,對方表示,該舉報確實是長虹集團紀委書記楊學軍本人發佈,長虹集團正在核實內容,目前長虹股份生産經營正常。

  長虹紀委書記實名舉報董事長

  “你可以去看公告,目前一切以公告為準。”劉海東婉拒了《中國經濟週刊》記者的採訪要求。7月29日上午, 四川長虹 股份公司發佈公告稱,證實舉報,正在進行調查。

  在楊學軍長達3000多字的舉報信中,主要分兩部分內容,一是舉報長虹現任董事長趙勇濫用職權、違法決策等問題,二是舉報趙勇造成國資鉅額損失的問題。

  公開資料顯示,長虹集團是四川國有獨資重要骨幹企業。自2004年以來,趙勇同時擔任長虹股份、長虹集團兩公司的董事長、法人代表,2005年至今,又任兩公司黨委書記。

  據舉報信內容,2009年長虹與合肥方面合作開工電漿生産線項目。楊學軍認為當時全球電漿行業發展已經岌岌可危,業界巨頭已有新力、東芝[微網志]、富士通、飛利浦、先鋒、日立等先後淡出或放棄電漿市場,但“趙勇一意孤行,濫用職權、違法決策,與合肥有關方面簽署了合肥鑫昊電漿項目協作備忘錄,最終陷入了20億的鉅額債務之中,造成重大損失”。

  楊學軍在舉報信中表示,趙勇作為上市公司和國有獨資企業的董事長、法人代表,在投資鑫昊電漿項目的決策中濫用職權、違法決策,已造成鉅額國有資産損失。楊學軍特別強調他本人對所反映問題的真實性負責。他稱,作為長虹集團公司和長虹股份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採取公開報案方式絕非一時衝動,確是無奈之舉。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查閱長虹年報發現, 長虹從2006年以來就一直重金投入電漿項目。例如,2006年四川長虹計劃投資20億美元開工電漿面板生産線,但是電漿項目一直虧損。長虹財報顯示,負責電漿業務的四川虹歐螢幕件有限公司2012年虧損7.38億元,2013年虧損3.47億元。2014年上半年四川長虹虧損1.81億元,僅四川虹歐的虧損就高達1.3億元。為擺脫電漿業務的虧損包袱,四川長虹在2014年年底才最終將四川虹歐61.48%的股權以6420萬元的價格轉讓,接手方為綿陽達坤投資有限公司。

  趙勇並非第一次被舉報

  在舉報信發出當日下午,長虹集團通過官網電子媒體發佈消息:當天下午,趙勇出現在長虹“智慧社區下的智慧家庭”平臺發佈會現場併發表講話,同時配發了多張照片。

  據參加活動的有關人士表示,趙勇並無任何異常,始終面帶笑容不時與合作方寒暄握手,發言中在談及長虹智慧戰略時則情緒激昂。

  其實,這已經不是趙勇第一次遭舉報,《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從一位長虹內部人士了解到,半年前趙勇就曾經被舉報過。

  今年52歲的趙勇畢業于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不但是高級工程師還擁有清華大學熱能及動力工程博士學位和博士後頭銜,這在和他同一輩的企業家中可謂是鳳毛麟角。

  1991年趙勇就進入長虹集團。2000年,趙勇被推到前臺,出任長虹電子集團公司副董事長,負責企業具體經營。不過沒過一年,當時長虹企業掌門人倪潤峰在2001年2月重新復出,不久後趙勇就宣佈辭職,轉而擔任了長虹總部所在地的綿陽市副市長。2004年7月,正在北京出差的倪潤峰突然被綿陽市宣佈免去長虹集團內的所有職務,趙勇再度接任。

  趙勇上臺之後,當即選擇了一條與倪潤峰不同的多元化産業發展道路,並進入了空調領域。他試圖改變長虹以價格及規模制勝的傳統思維,希望以技術和利潤來引導這家企業走向新的發展。從2005年開始,長虹銷售收入比2004年增長30%;2006年,長虹又在2005年的基礎上增長30%,銷售收入首次突破200億元大關,達到231億元。

  趙勇鮮有接受媒體訪問,長虹內部對他的評價是“書生領導”,其為人低調,作風踏實,重技術及産品開發,理論強,但實踐經驗不足。

  “長虹自從轉型以來,內部有很大爭議”

  和其他企業有些不同的是,長虹曾是一家軍工企業,在數十年的發展中成為“軍轉民”最為成功的企業之一。

  2015年長虹品牌價值達1135.18億元人民幣,繼續穩居中國電子百強品牌第七位,在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141位,居中國製造業500強第64位。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曾經三次去長虹採訪,從綿陽長虹大酒店出發環城而行,路上不時會出現“長虹”字樣,用綿陽人的話説,“整個綿陽一大半都和長虹有關,吃穿住行都離不開長虹”。

  自2014年開始,四川長虹的改革加速,除剝離虧損的電漿項目,還22億元收購零八一集團100%股權,注入軍工資産。長虹也在加速推進智慧化戰略,長虹希望憑藉橫跨黑白電産品的産業鏈優勢,將戰略從智慧家庭延伸到智慧社區,還將演進到智慧城市的構建。

  此次實名舉報發生在長虹智慧化轉型的關鍵時刻。

  一位長虹內部人士對《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表示:“長虹自從轉型以來,企業內部確實有很大爭議,目前網路很多傳聞例如私人恩怨等都不靠譜,對於電漿項目其實早有調查和結論。但是目前這種舉報對轉型的長虹,對長虹的投資者、消費者都是傷害。”

  根據長虹的公告,被舉報人長虹集團董事長趙勇“在正常履職狀態中”。

  7月29日,《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致電四川省國資委[微網志]辦公室和宣傳工作處,得到的答覆是,“這是長虹的事,尚不知道企業內部調查結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