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魚塘化身光伏發電基地

  • 發佈時間:2015-08-04 04:52:5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水下養魚,水上發電—“漁光互補”—這種新型的光伏發電模式已在上海松江紮根。“一地兩用”的形式凸顯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共贏。

  7月29日上午,記者隨上海松江供電公司技術人員來到了上海松江泖港鎮的五厙茹塘養殖基地,只見波光粼粼的魚塘水面上,數百個多晶硅光伏面板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一週前,這個上海松江區首例“漁光互補”工程已成功實施並網,技術人員又到現場走訪,並指導魚塘主注意日常維護和安全生産。

  松江區保留了傳統的江南水鄉風貌,區內有大量水産養殖基地。但是以往魚塘只能“一地一用”,大量水面空間無法得到進一步利用。而“漁光互補”這種新型光伏發電形式恰好瞄準了這片未經開發的空間,通過立體支架,一面面光伏面板“飄浮”在水面上,魚塘轉身就成了光伏發電基地。

  五厙茹塘養殖基地負責人金學峰表示:“松江浦南地區農田環繞,環境好,灰塵較少,大幅減少了光伏發電系統維護的次數和難度,而周圍又無高樓大廈遮擋,光照資源相當充裕。盛夏時節,魚塘通風較好,蒸發的水汽能帶走光伏面板部分熱量,可有效降低面板溫度,提高發電效率。光伏面板又能起到遮陽作用,對水産養殖有輔助。”泖港鎮分管工業的副鎮長沈巧英介紹説:“一旦成規模推廣‘上可發電,下可養魚’的環保新模式,就等於為河網密布地區綜合發展新能源産業開闢了一條不可多得的新路。”

  以五厙茹塘養殖基地為例,該光伏發電系統工程佔地800平方米,裝機容量80千瓦,總投資75萬元,共安裝了320塊250Wp的多晶硅光伏組件,呈10列分佈,預計每年可發電7.8萬千瓦時,年均發電利用小時數約為1000小時,年節約標準煤約24噸。此外,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0噸、二氧化硫排放2.2噸,減排氮化物約1.3噸,大幅改善環境品質,為松江浦南地區提供了綠色能源。

  為加快全區光伏項目並網速度,切實提高並網服務水準,松江供電公司依託地域優勢,簡化並網手續,開闢綠色通道,提高服務效率,為業主提供政策宣傳、技術諮詢、業務受理、並網服務等“一站式”服務。截至7月底,松江供電公司已為區內202戶居民和27家企業成功並網,全區總並網容量達2.646萬千瓦,其中居民用戶並網1381千瓦。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