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走進濕地 親近自然

  • 發佈時間:2015-08-04 04:52:4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7月,從貴州思南來感受“爽爽貴陽”的黃小姐一家駕車去花溪遊玩,從大營坡到中曹司就花了1個小時。“怎麼這樣堵車?”同車的朋友説:“暑期去花溪濕地公園、十里河灘玩的人太多了唄!”近日,記者從中青旅、攜程網和途牛網等各大旅遊機構了解到,今年暑假期間,遊客對於濕地生態遊的熱情不斷高漲,部分熱門景區甚至出現了一票難求的景象。

  濕地公園為生態旅遊添彩

  “哇!這就是紅海灘!太壯觀了!”在遼寧盤錦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遊玩的董玥説,“早就聽説紅海灘7、8月份來最好。這不,趁著暑假,我們全家人一起來到這裡,在這樣的美景中,緊張感和疲勞感會漸漸消失,人也更精神了。”

  “沒想到這裡能看到幾十種水鳥,生態保護得這麼好,真是人類與鳥兒和諧相處的樂園。”遊客韓雪梅説,“如此近距離地感受濕地原始風光,是一次令人難忘的親近自然之旅。”

  中青旅控股有限公司市場總監葛磊認為,濕地生態遊受到熱捧是因為越來越多的人正通過旅遊的方式,走近濕地、了解濕地、親近自然、愛護生態。我國現有濕地5360萬公頃,佔國土面積的5.58%,目前已建立900多個濕地公園。從沿海到內陸,從平原丘陵到高原山區,從沼澤湖泊到河流海岸,濕地以其豐富的多樣性,精心呵護著人類家園。

  今年6月,中青旅與黑龍江省旅遊局達成協定,共推濕地生態旅遊。葛磊説:“我們通過對黑龍江旅遊資源的系統梳理,與黑龍江旅遊局和當地旅行社共同推出‘3+1’,即黑龍江西部、中部、東部加哈爾濱的濕地旅遊核心産品線。”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7月份從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台北等地飛往哈爾濱的航班客座率達95%。哈爾濱各濕地景區、旅行社、賓館、火車站、機場一派繁忙,出現了一房難求的火爆場面。

  記者注意到,哈爾濱市三星級以上酒店客房的平均入住率近90%,就連經濟型酒店也基本客滿。與此同時,旅遊團隊及散客選擇入住四星級以上酒店的趨勢迅速增長。

  “濕地+”模式成主流

  濕地生態旅遊為何如此受遊客喜愛,僅僅是觀景嗎?單一形式的濕地旅遊顯然很難滿足大眾的需求,這就需要多種消費、多種産品組合在一起發展。

  記者了解到,盤錦紅海灘景區籌備舉辦了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活動,像“2015中國盤錦紅海灘自行車邀請賽”、“我們一起放飛夢想——兒童風箏節”、“心隨舞動,舞飛夢想——首屆廊道杯舞蹈大賽”等,大大提高了景區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吸引了大量外地遊客。截至7月底,景區接待遊客人數同比增長137.47%。

  南開大學旅遊與服務學院院長白長虹認為,遊客在濕地的主要活動包括觀賞各類的動物和植物。濕地旅遊的整個服務過程,包括設施裝備、培訓輔導、科普交流以及消費過程的交通保障、國際交流、未來的分享等,構成了一個非常長的産業鏈。濕地旅遊開發應進行深度産業延伸和體系化發展。

  暑期來到哈爾濱呼蘭河口濕地公園,“萬頃松江濕地、百里生態長廊”的恢宏壯美景象展現在中外遊客的眼前。為方便遊客們欣賞濕地美景,景區新添了數輛“火車”造型的電瓶車,每輛車有4節車廂,一次可搭載遊客百餘名,讓遊客有了乘“火車”看濕地的全新體驗。同時,今年景區還增設了水上樂園“歡樂水世界”。其中的“鬧海”景區“克隆”了熱帶海灘的外景,通過真空造浪池可以造出3米多高的人工海浪,這一化江為“海”的奇景讓遊客嘆為觀止。

  “把江水變成‘海浪’,太酷了。河口濕地不僅壯美,自然生態也保護得很好。”北京遊客雷軍説,“無論是在配套設施建設,還是在生態保護方面,呼蘭河口濕地公園都可以作為國內生態旅遊開發的樣板。這些把生態元素最大化保留的濕地資源正是‘迷人的哈爾濱之夏’永恒魅力之所在。”

  濕地旅遊的經營,不等於文物旅遊和實物旅遊的經營,要科學管理才能取得效益。在國家旅遊局副局長李世宏看來,濕地資源要轉化成産品和市場並不容易,濕地作為一種生態旅遊的産品,一旦做成功了,就一定是綜合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跨越式發展的結果。

  濕地旅遊保護先行

  發展濕地生態旅遊,要堅持將保護放在第一位,找准保護與開發結合的切入點。業內人士表示,一方面,旅遊需要濕地,遊客喜歡划船、潛水、垂釣、觀鳥等活動,而湖泊、河流等濕地可以為遊客提供這樣的場所;另一方面,旅遊收入能為濕地資源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提供資金支援。開展濕地生態旅遊,既是對濕地資源的保護性利用,又能使遊客、當地居民、旅遊經營者一同受益。

  今年暑期,哈爾濱太陽島外灘濕地嘗試保護性開放。遊客禁止步行進入,但可乘坐觀光車進入濕地遊覽。“這次遊覽顛覆了我的印象,以前認為江南才有水鄉,沒想到哈爾濱這樣一個北方城市,也有如此美麗的水鄉風光。”上海遊客韓雪梅説,“與江南小橋流水不同,這裡的水景大開大闔,更具原始生態之美。”

  盤錦紅海灘管委會負責人表示,他們對紅海灘濕地旅遊資源的開發,採用了最節能環保的方式,最大限度減少對濕地的干擾性、破壞性行為,同時也要提供一定的遊覽視角,在合理範圍內深入體驗濕地的魅力。

  李世宏表示,長期以來,濕地由於人為干預遭到破壞,原始景色很多已經沒有旅遊價值。因此,濕地不等於資源。只有實施了嚴格生態保護的濕地,才是旅遊資源。比如,杭州西溪濕地實施保護工程,濕地內植物得到了極大改善,才成為可以開發的旅遊資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