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這麼多“微菜場”,賣點都有哪些(附照片)

  • 發佈時間:2015-08-01 04:39:16  來源:文匯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陳惟

  線上訂貨+社區直投

  企業一般都有自己的蔬菜供應基地,並建立了完善的冷鏈物流,同時將提貨點放進社區。

  代表企業:食行生鮮

  恒溫無人售菜終端

  在住宅區或商務樓聚集點周邊設置恒溫無人售菜終端,提供24小時服務。

  代表企業:強豐、廚易時代

  會員直配+線下體驗互動

  會員制形式,會員線上下單,商家通過自有冷鏈服務直接宅配到家。

  代表企業:多利農莊、壹畝田

  社區生鮮店

  瞄準中高端市場,提供優於菜市場的購物體驗。消費者可在店內直接購買生鮮,平臺也提供線上訂購門店取貨服務。

  代表企業:康品匯、清美

  週三上午10點,家住丹巴路某小區的周先生拿出手機,點開一款名為“食行生鮮”的App,瀏覽了一下當天供應的蔬果品種,挑了一斤空心菜、四根黃瓜、再買了六隻蟠桃,最後用支付寶付了款。周先生告訴記者,自從“食行生鮮”在小區搞活動之後,自己已經養成在網上買菜的習慣。

  週四下午5點,下班後的周先生走到小區內一幢樓的底層大堂,記者看到,食行生鮮在這裡安置了一排外形像是儲物箱的貨櫃。老周輸入密碼後,貨櫃自動開門,昨天訂購的瓜果蔬菜已經整整齊齊打包放在裏面。從輸入號碼到拿走訂貨,整個過程不到30秒。

  自去年開始,上海出現了一批富含創新基因的智慧“微菜場”,讓老百姓的“菜籃子”越提越輕鬆。來自市商委的一份統計顯示,目前上海已建成的各類社區智慧“微菜場”超過180家。

  記者調查發現,上海目前的智慧“微菜場”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運營模式多元化。既有傳統標準化菜市場與線上市場相結合,也有批發市場打造生鮮電商基地模式,還有基於社區、線上線下緊密結合的模式。二是滿足需求多樣化。“微菜場”提供多樣化的生鮮食品和服務,在滿足消費者對物美價廉基礎生鮮商品需求的同時,還能滿足用戶對高價優選商品、安全營養健康養生的需求。三是服務水準精細化。既有傳統菜市場打破固有經營方式,探索與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的創新融合,又有生鮮O2O企業針對不同消費群體提供個性化、精準化的定制服務。

  “微菜場”開到家門口

  在上海眾多的“微菜場”中,“網訂店取+社區直投”是最流行的模式。這類企業以“食行生鮮”、“優值供”等企業為代表。

  據介紹,食行生鮮目前已經在本市普陀、嘉定、浦東、寶山等地的150個小區建立了直投站,還與245個小區簽了合同,即將進駐。他們通過直採,建立了蔬菜供應基地,並建立完善的冷鏈物流,每天有超過五十輛冷鏈車全城配送。食行生鮮市場部高先生向記者介紹,目前食行生鮮已擁有超過2000個品類,既有蔬菜、生鮮水果,也有不少進口食品,市民足不出戶,就可將日常蔬菜水果一網打盡。“我們在社區設置生鮮直投保鮮櫃,通過官網、自助終端、呼叫中心、手機App、微信等多種途徑,為社區居民提供24小時生鮮訂購服務,採取集中冷鏈配送、用戶社區自提的方式,提供便捷、優質、平價的生鮮産品和服務”。高先生告訴記者。

  另一類“微菜場”運營模式則以“強豐”、“廚易時代”為代表,它們的特點是“自動售菜+網訂店取”融為一體。這些設在社區周邊馬路上的恒溫無人售菜終端提供24小時服務,採用全程冷鏈保鮮運輸生鮮食品,從源頭到終端追溯資訊掃碼可查,産銷對接減少中間環節,做到平價實惠、讓利於民。目前,這類“微菜場”已在本市的金山、靜安、閘北、普陀、楊浦等地區“落地”。除了以上兩種模式之外,“會員定制直配+線下體驗互動”模式也另辟蹊徑。比如以銷售高端蔬菜為特色的多利農莊,就通過會員定制的方式,支援會員線上下單、自定義點菜,引進先進保鮮技術,將田間最新採摘的新鮮食材通過冷鏈直接宅配到家,減少配送中間環節,保證産品品質。與此同時,農莊還推出現場採摘體驗、踏青、家庭日等線下體驗互動,增加用戶對産品的信任。另一家同樣採用會員定制模式的“壹畝田”,則注重對消費行為、消費習慣等進行分析和分類,開展有針對性的線上線下行銷,推出的“透明種植”活動就趣味盎然——讓消費者通過網路系統,全天候觀看壹畝田蔬菜種植、生長、收穫全過程,體驗自然悠閒的綠色崇明農耕生活。

  社區網店線下“引流”

  家門口的智慧“微菜場”雖然滿足了快節奏上班族的需求,但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有些市民、尤其是大部分中老年市民,眼下還是喜歡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體店。

  為了滿足這部分消費者的需求,一些原本純線上或純線下的生鮮企業,開始探索建立基於社區的網際網路+“微菜場”,將“社區生鮮實體店”作為線下流量的入口,以及緩解“最後一公里”冷鏈物流配送難題的重要途徑。

  “社區生鮮實體店環境好、管理規範,周邊社區居民能在這裡買到品質好過一般菜場的精品食材”。生鮮電商平臺“康品匯”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康品匯”將目光瞄準本市的一些中高端社區,目前已開出了12家社區生鮮店,與此同時,平臺還提供微信、網站、手機App、電話等方式下單訂購、一小時送貨到府。

  面對“社區生鮮店”的商機,另一家純線下生鮮企業“清美”近期也宣佈上線生鮮電商平臺。“清美”的線上電商平臺以全市1300多家社區門店為基礎,希望借此打造一個覆蓋全市的網際網路+生鮮門店網路。此外,在蔬菜到府配送行業耕耘多年的“菜管家”,目前也已開始拓展線下實體網點,計劃年內開出一批社區生鮮體驗館,為消費者提供網訂店取、現場銷售、體驗式消費等社區生鮮服務。

  傳統菜市場“投奔”電商

  近年來,傳統菜市場經過標準化改造,已經具備了大規模擴張的基礎,一些先行先試企業已試水標準化菜市場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網際網路+菜籃子模式。擁有16家準化菜場的普陀區永昌公司,不久前推出了“永昌線上O2O平臺”,把公司的線下資源優勢與線上市場相結合,旗下的高陵菜市場還率先入駐阿里巴巴淘點點平臺,提供半徑2.5公里範圍內的主副食品配送到府服務。

  銘言公司管理著徐匯區近30家標準化菜市場,前段時間這家公司與一家網路企業合作,將旗下的月河菜市場升級改造為社區生鮮店,在門店中設置客戶體驗區,讓消費者近距離看到食材加工過程,“馬大嫂”可以先嘗後買。“融入網際網路元素後,社區生鮮店可以吸引來那些平常缺少網路購物機會的消費者,從某種程度上説,社區生鮮店起到了吸引消費者進入線上購物的‘跳板’作用”。銘言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