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內成品油價格或將繼續下跌 評:下跌是把雙刃劍

  • 發佈時間:2015-07-30 19:2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受國際原油價格影響,國內成品油價格下週二很可能要繼續下跌!一旦實現,這是成品油價年內“四連跌”。

  近期國際原油産量一直處於高位,但需求卻在下滑,供需壓力持續對油價施壓。另外,美元也呈現出較為強勢的格局,雖然近日有所回調,但加息信號不斷釋放。因此,有分析認為國際原油價格將長期保持在下行通道,國內成品油調價仍有下跌可能。

  油價走低最顯而易見的好處是原油進口成本下降,降低我國經濟整體運作成本。有分析認為,油價下跌還將對中國消費經濟的增長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是不斷下跌的原油價格,給煉化企業、新能源汽車和天然氣産業鏈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周大地認為,從我國經濟發展態勢來説, 油價下跌是一把雙刃劍。

  周大地:我國的石油進口量佔消費量的60%,所以油價降低對於我們降低進口成本,對於消費方還是有好處的,但是油價的下跌也會對整個石油生産方,特別是上游的兩億多噸石油産生影響。此外,我們自産很多天然氣,這對於供應的進一步保障還是有壓力的。因為石油和天然氣都需要源源不斷的投資,一旦價格過低,很多石油項目的經濟性就會大幅下降,如果我們想繼續執行過去的一些供應方案,可能就會就有困難了,所以油價還是要和整個供需平衡聯繫在一起。

  第二,現在整個能源成本在下降,對供應的生産方有好處,但是對於清潔能源的開發等方面卻産生了一些壓力,因為傳統能源便宜了,新能源就會顯得更貴,同時,很多節能項目的成本就會隨之上升。因此,能源價格的下跌從短期來看確實有好處,但是從長期發展的角度看來,新能源技術的壓力會有所增加。同時大宗商品的價格下降,除了能源,其餘的礦石和金屬材料現在也面臨著通縮的危險,這對於整體經濟的發展會造成影響,因此,我們在高興的同時也要有所擔憂。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進入本輪調價週期以來,因為伊朗核問題協議達成、希臘債務以及美國石油庫存增長等因素,國際油價繼續振蕩走低。美銀美林估計,油價每下降10%,中國GDP增速將提高約0.15個百分點。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原油價格下跌,會拉低中國國內其他主要工業産品的價格。石油和天然氣價格是聯動的,由於油價下跌,不有需求和價格的原因,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與中石油已無限期推遲簽署中俄西線天然氣管道合同。你認為這樣影響是否會長期存在?對此,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進行了分析與解讀。

  林伯強:最近幾個月油價的走勢應該較弱。首先,我們要把伊朗的因素消化掉。其次,在伊朗協議沒有達成之前,我認為油價到年底可能會達到70或者70以上。在伊朗的協議達成之後,伊朗的供需要達到一個新的平衡可能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油氣的投資以及相關大宗商品的投資也會隨之減緩,因為大宗商品的價格是聯動的,所以俄羅斯的天然氣項目被推遲很正常,而且它並沒有説不做,之所以推遲主要還是經濟的問題。其實這不僅僅是中國和俄羅斯的問題,而是全球性的問題。

  經濟之聲:此外我國能源領域改革也正在推進當中。國際油價的波動對能源體制將會有哪些影響?

  林伯強:其實不會産生什麼影響,反而對改革有好處。一般而言,能源改革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供需寬鬆,現在的供需肯定是寬鬆的;另外一個就是價格低迷。因為中國某一個能源價格品種的改革最大的障礙就是社會的接受度,老百姓其實並不在乎你如何收費,而是在乎你收多少,在乎改革對他需要交納的費用有何影響。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目前低迷的煤價應該是為改革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條件。因此,我們應該利用現有的機會進行改革。對改革比較不利的反而是整個經濟大環境,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政府可能會有很多其他的考慮。

  經濟之聲:在石油價格下跌的時候,象天然氣能源站、光伏電站、風力電站等新能源建設,各地政府以及投資集團,會不會以成本為藉口,推遲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

  林伯強:油價下跌確實會對新能源産生一些影響,但是影響不大。我認為發電量增長較慢對新能源會産生影響。為什麼?因為新能源的價格是沒有保障的,它是通過補貼和標桿電價來體現的,其實和油價高低並沒有關係。但是目前經濟下行的壓力較大,電量增長比較低,這就會對新能源的發展産生影響。如果我們今後建火電,清潔能源很難與它競爭,因為清潔能源是間斷的,是不可靠的,火電很穩定並且便宜很多。

  經濟之聲:我國作為世界石油主要消費國和進口國,在油價持續下跌時期,是否也應該適當進行全球石油資産的股權多元化投資,同時逐步完善石油戰略儲備和商業儲備體系?

  林伯強:這個想法是正確的,短期內我們的需求可能比較疲弱,但是中國對於石油和油氣的需求仍然存在,並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還會增長,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對外的依存是不斷增加的,所以,利用目前這個比較好的機會進行戰略儲備,進行海外資産的並購等都是好事情,因為長期的需求還是存在的。

  瑞士銀行表示,據估算,國際油價每下降10美元/桶將降低中國原油進口成本230億美元,從而給外貿和經常賬戶順差帶來同樣幅度的改善。但油價下跌會加劇相關國家資本外流,從而加大資本流動的波動性。維持2015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6.35的預測不變,但人民幣相對主要貿易夥伴一籃子貨幣的有效匯率可能進一步升值。

  隆眾石化網分析師李彥表示,近期原油市場利空因素佔據上風,雖然希臘債務危機暫時緩解,但市場依舊缺乏足夠利好。隨著伊朗核問題正式達成協定,其原油出口量將逐步回升,加重交易商對供應過剩的擔憂;另外,美國和歐洲成品油庫存雙雙增長,需求端的表現不及預期,加上中國經濟略顯疲軟,也對油價形成一定拖累。考慮到美聯儲或將年內加息,強勢美元也對油價形成抑制,預計成品油價未來繼續小幅下跌或擱淺的概率偏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