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兵馬未動 糧草先行

  • 發佈時間:2015-07-30 16:31:23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秦庚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蘇黎世財産保險(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于璐巍在“2015中國保險與風險管理國際年會”上表示,中國企業的風險管理水準與發達國家的企業存在差距,面臨著巨大的風險敞口,蘇黎世中國正在對“一帶一路”實施風險開展深入研究,並針對中國企業量身打造定制性的解決方案。

  成功背後的差距

  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1~6月,中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47個國家和地區的4018家境外企業進行了直接投資,累計實現非金融類對外投資560億美元,同比增長29.2%。

  1~6月,中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675.4億美元,同比增長9.7%;新簽合同額866.7億美元,同比增長6.9%;

  1~6月,中國對外勞務合作派出各類勞務人員26.4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0.9萬人;6月末在外各類勞務人員101.5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7.9萬人。

  截至6月底,中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累計簽訂合同額14482.5億美元,完成營業額10027億美元。

  有著20多年保險從業經歷的于璐巍,見證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發展歷程。“中國企業用了短短十幾年的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企業幾十年走過的路程。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發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0年前,我們這些外資保險企業主要是為歐美在華企業提供服務。如今,蘇黎世中國希望也能有機會繼續為如華為、聯想、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信集團等優秀的跨國企業提供風險服務,蘇黎世中國願意成為中國企業國際化進程中的合作夥伴和堅強後盾。”

  同時,看到中國企業在國際化過程中交出的大量學費,于璐巍也感到非常痛心。他表示,在諸多解決方案中,做好風險管理可以消除很多隱患;當風險發生後,通過商業手段的補償,可以減少損失。他認為,在風險管理方面,中國企業與相對成熟的歐美企業和日本、南韓企業還有很大的差距。

  以政府、企業雙重主導型的日本、南韓現已進入全面風險管理階段,而中國目前境外風險管理尚處於起步或初級階段。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出去,在與國際的接軌和交流中,中國企業對於風險管理的需求也日益強烈,風險意識不斷加深,相信在將來隨著風險管理知識和經驗的不斷累積,中國企業對於風險管理的能力也將得到加強。

  境外安全問題突出

  于璐巍認為,海外投資的安全風險種類主要包括政治風險、經濟風險、政策風險、自然風險等。政治風險指駐在國的政局變化、戰爭、武裝衝突、恐怖襲擊或綁架、社會動亂、民族宗教衝突、治安犯罪等;經濟風險包含經濟危機、金融市場動蕩、主權債務危機、通貨膨脹、利率匯率變動等宏觀經濟形勢變化;政策風險涉及駐在國政府的財政、貨幣、外匯、稅收、環保、勞工、資源政策的調整和國有化徵收等;自然風險指地震、海嘯、火山、颶風、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及重大流行性疾病。他強調,這些風險因素都可能對中國對外投資合作業務造成危害或形成潛在威脅。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的專家在年初的形勢分析中也曾表示,中國“走出去”企業在面臨新的歷史機遇的同時,也遇到了嚴峻的挑戰,其中,境外安全問題尤其突出。在一些風險高危的國家,中國企業遇到的各種政治、經濟、安全風險有增大的傾向,部分國家政治風險和民族矛盾激增,恐怖活動和局部衝突成為隱患。

  據了解,中國對外投資合作業務相對集中在高危市場。對外投資存量靠前的國家中,對高風險國家的投資額佔比較大;據2012年統計數據,對外承包工程累計合同額超過10億美元的89個國家和地區中,18個位於全球建築業市場風險最高的20個國家之列;對外勞務合作方面,超過5000人的24個國家和地區中有1/5的勞務人員生活工作在高危或高風險國家。

  對此,商務部的官員近年來多次提醒中國企業:目前和今後一段時期,中國企業“走出去”面臨的各類境外風險呈上升趨勢,企業應特別注意安全風險、政治風險、投資風險以及中外融合等方面的外部風險防控工作。

  風險敞口巨大

  “一帶一路”戰略規劃的實施,涉及到眾多國家,需要投入龐大的資金,企業也將面臨著不同的風險挑戰。

  面對新的形勢需求,于璐巍對中國在“一帶一路”國家投資的風險進行了分析。他認為,當前,中國企業業務發展迅速、項目合同額高、投資模式複雜多樣等因素使其在境外面臨著巨大的風險敞口,其表現在EPC、BOT、PPP等承包及融資模式日益複雜,項目投資多集中于高風險國家和地區,承包工程大多位於偏遠、艱苦地區。

  “中國在‘一路一帶’國家健全風險管理體系的關鍵因素是風險識別。”于璐巍結合蘇黎世保險集團長期服務全球的經驗,將中國企業可能遇到的風險進行了分析歸類。地區安全:武裝衝突、恐怖主義、綁架勒索等;政治穩定性:政府更疊、社會動蕩等;政府效能:官僚主義、辦事效率、腐敗等;法律和監管環境:司法公正、合同執行力、不正當競爭等;宏觀經濟風險:匯率波動、物價穩定等;外貿及支付問題:外匯管制政策;勞動力市場:勞動力價格、勞動法、工會組織;金融風險:銀行穩定性、融資政策;稅收政策:政策穩定性、稅收歧視;基礎設施水準:交通電力、電力設施、機場等。“中國企業‘走出去’面臨著巨大的風險敞口,從央企到地方,無論是國有還是非國有資産在海外幾乎處於‘裸奔’狀態。”于璐巍認為,中國企業對保險服務和解決方案存在巨大而現實的需求,亟需保險行業提供全球性的風險解決方案;中國企業面臨歷史性的全球擴張機遇,亟需建立、完善全球風險管理體系。

  于璐巍表示,蘇黎世保險擁有多年豐富的海外經驗和強大的全球服務網路,在全球超過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擁有運營機構和合作夥伴,能為中國公司提供定制化的風險解決方案和全球本土服務及專業化的的理賠服務。他指出,蘇黎世中國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針對中國企業的特點,尤其是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的特點,為他們提供定制性的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把風險管理落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