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醫學專家:強直性脊柱炎危害大

  • 發佈時間:2015-07-30 06:28:2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經常性的腰背痛,尤其是休息無法緩解減輕的腰背痛,不一定是骨傷,很可能是身體正在發出“警告”——也許你患上了強直性脊柱炎。

  “在中國有超過500萬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其中大部分是20歲到30歲的年輕人,且男性多於女性。”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教授曾小峰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我國公眾對強直性脊柱炎認知度較低,很多年輕人被確診時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造成脊柱強直、駝背畸形、運動功能喪失,甚至殘疾。

  近日,我國啟動了2015年“愛,讓我們挺直做人”強直性脊柱炎暑期關愛青年活動,該項目旨在提高大眾對強直性脊柱炎的認知,鼓勵年輕人這一疾病高發群體及早發現疾病信號並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從而可以回歸正常的學習或工作當中。據了解,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系統性的炎性疾病,不僅主要累及脊椎,也可侵犯髖關節等周圍關節及關節外的其他臟器和組織,如眼、胃腸道或皮膚等。

  “該病起病隱匿且大眾認知度較低,40歲以下的患者如逐漸出現腰背部疼痛和晨僵,夜間加重,休息後未好轉而活動後減輕,症狀持續超過3個月,就應該儘快到風濕科就診,不要延誤病情,抱憾終生。”曾小峰呼籲。

  相關研究表明,約有1/3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會出現髖關節病變,而且發病年齡越輕,髖關節受累發生率越高。髖關節受累起病急、發病快,可引起的關節間隙狹窄、強直和畸形。如果沒有及時救治,病情發展到後期往往導致患者行走、下蹲和坐位困難,甚至會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另外,關節外表現也是強直性脊柱炎的常見並發癥,約39%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伴有關節外表現,其中常見的有葡萄膜炎(25%)、炎症性腸病(9%)和銀屑病(10%)。如不積極治療,則可能會導致失明、生長髮育停滯等不良後果,而嚴重的關節外臟器損害甚至有可能造成患者死亡。

  對於伴有髖關節受累或關節外表現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及時發現並早期有效治療尤為重要。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風濕免疫科教授徐滬濟解釋説,早期病變較輕,相對容易控制,而病程發展到晚期,常常對藥物敏感度降低,難以修復已破壞的骨組織。“這就意味著,早期搶救性治療與晚期被動治療相比,療效存在很大差異。生物製劑的出現,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及時有效地治療起著突破性的作用,它可以有效抑制腫瘤壞死因子(TNF-α)體內細胞活性,快速強效控制炎症,延緩病情發展。”

  浙江省第一醫院風濕免疫科教授林進也指出,根據國內外強直性脊柱炎治療指南和臨床經驗,對於除脊柱關節症狀外伴有髖關節受累或關節外表現的強直患者,建議儘早靜脈滴注生物製劑,以快速強效控制炎症,防止關節新骨形成、骨質破壞或病程進展至殘疾。

  強直性脊柱炎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與支援。據林進介紹,今年年初,浙江和青島兩地已將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一種生物製劑納入到大病醫療保險目錄。相信未來會出臺更多的幫扶政策和項目,讓更多亟須幫助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受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