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電梯吃人”事件為何會頻發?

  • 發佈時間:2015-07-30 01:31:1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打破砂鍋

  近來,多地出現電梯傷人事故。據不完全統計,僅7月以來,全國發生多起“電梯吃人”事故,造成人員傷亡。請關注——

  近來,多地出現電梯傷人事故。據不完全統計,僅7月以來,全國發生多起“電梯吃人”事故,造成人員傷亡。

  2014年,我國電梯産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但同時“電梯困人”等故障在各地時有發生。2014年,廣州市、南京市、杭州市“96333”電梯應急處置平臺平均每天分別解救40人、28人、19人。

  國家質檢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新電梯比較多,基本都是2003年以後增加的,但若不注重維修、保養等問題,老化的時間會更快,“未老先衰”,未來電梯風險會越來越大。

  多地頻發“電梯吃人”事件拷問公共安全

  7月10日,在廣東廣州一娛樂場所,一名53歲男子在去上廁所時推開了電梯旁的一扇小門,結果墜入電梯井。第二天被發現時已沒有生命跡象。

  7月15日,遼寧瀋陽華陽國際大廈的電梯由27層向1層運作過程中發生滑落。事發後,12名人員不同程度受傷。

  7月26日,湖北荊州安良百貨商場六樓至七樓之間的自動扶梯突然發生事故,造成一名31歲的女士不幸身亡。

  7月27日,廣西梧州太陽廣場內,一名1歲男童的左臂捲入自動扶梯致殘。發生在各地的多起電梯“吃人事件”,拷問著公共安全。

  在湖北荊州電梯事故中,記者從現場監控視頻看到,被害人向柳娟帶著兒子乘自動電梯上樓,來到最頂層時,電梯與樓面之間的蓋板隨著向女士踏上忽然出現翻轉,向柳娟被捲入縫隙之中。危急時刻,她奮力將兒子托舉出,孩子並未受傷。

  27日晚,荊州市安監局局長、事故調查組組長陳觀鑫在新聞發佈會上透露,其實事發前5分鐘,商場工作人員就已發現蓋板有鬆動翹起現象,但並未採取停梯檢修等應急措施。向柳娟的堂妹柯麗君告訴記者,當時六樓通往七樓的電扶梯口處,既沒有“正在維修”的安全警示牌,也沒有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提示。

  目前,荊州市已經成立了專項調查組,正在對事故的原因進行調查。調查組的組成單位包括安監、公安、質監等多個部門。調查初步分析認為,自動扶梯的前沿板與緊鄰的蓋板之間連接鬆動,當事人踏在已鬆動翹起的蓋板最末端時蓋板發生翻轉。導致鬆動的原因有待進一步調查,但已認定該事故屬於安全生産責任事故。

  事故時有發生,維護管理問題多多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電梯事故原因比較複雜,有可能是設備本身有品質問題,但也可能是維保的問題。

  國家質檢總局官方網站的資訊顯示,截至2014年底,我國電梯總量已達360萬台,並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長,電梯保有量、年産量、年增長量均為世界第一,電梯安全事故卻時有發生。其中,維護保養和管理的問題多多。

  國家質檢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2014年全國共發生49起電梯事故,37人死亡,其中18人是電梯的作業人員和管理人員,其餘為電梯乘客。

  梳理事故原因發現,當中21起事故是違規使用造成的,比如違規使用三角鑰匙;由於兒童監護不力,但電梯是正常運作的;還有就是違規救援,乘客要在箱體裏等待救援,但乘客自救,違規扒開轎廂;由於設備本身造成的事故8起,集中在制動器、扶梯驅動鏈條發生失效等。就像人的生命,得不到好的維護保養,如同雪上加霜,容易加速電梯老化。

  廣州市質監局特種設備監察處處長楊延暉説,當前,電梯維護保養屬於完全市場化競爭的行業,現行特種設備安全法偏重於對電梯製造、維保單位進行事前資質管理,但對日常工作並沒有考核機制,部分維保單位通過降低服務品質,從中獲取不正當的利益,導致“質次價低”的維保公司充斥市場,形成“劣勝優汰”的外部效應現象。一些物業公司出於降低成本的考慮,傾向於選擇價格更低的維保公司,對電梯維保缺乏監督動力。

  破解“分段”運營難題

  記者採訪了解到,電梯運營是“分段式”的,所有權、使用權、物業管理權、技術管理權(維修、維保、檢驗權)和具體使用者涉及多個主體,往往造成安全責任鏈條不明晰。一旦發生電梯傷人事故,圍繞誰來賠付傷者的醫療費,物業、開發商及維保公司便會陷入互相扯皮、卸責的困境。

  國家質檢總局有關負責人認為,針對電梯裏發生的人員傷害,可推廣電梯責任保險制,由保險公司墊付賠償,然後向責任方追償。另外,為改變維保低價競爭的現狀,要提高市場準入門檻。以市場手段推動製造企業向服務業發展,轉為“原廠維保”,提倡維保企業連鎖化發展;設立首負責任人,要建立清晰的責任鏈條。

  廣東省質監局相關負責人建議,將電梯維保工作納入電梯製造單位售後服務範疇,鼓勵和提倡電梯製造單位直接從事或者通過授權和委託其他維保公司對其産品進行維保,構建以製造單位為主的維保體系。同時嚴格監督非生産企業的委託維保行為,將維保不到位的企業、生産廠家納入“品質誠信黑名單”。

  國家質檢總局有關負責人稱,未來將加快在全國推廣建設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一旦乘客困梯,在撥打物業、維保企業電話無果的情況,可以撥打公共服務號96333,由平臺工作人員指揮就近的聯合救援站實施救援。

  (記者毛一竹 周強 譚謨曉 梁建強 王自宸)(據新華社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