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産經 > 正文

字號:  

湖北電梯事故前5分鐘監控曝光:工作人員險被“吞”

  • 發佈時間:2015-07-29 11:32:24  來源:新華社  作者:梁建強 王自宸  責任編輯:吳起龍

  事發前5分鐘,商場2名工作人員已經發現電梯蓋板有問題,甚至險些被“吞”,但並未採取停梯檢修等應急措施。在向商場方面彙報後,2人再次試探踏板是否穩固。當遇難女子到達電梯中央時,工作人員提醒説“電梯有問題”,但最終女子沒能倖免。

  這是一起本有可能避免的事故,事發前5分鐘工作人員已發現電梯蓋板異常,但並未採取停梯檢修等應急措施;製造單位生産的電梯曾多次出現事故……然而,這次電梯事故,最終使湖北荊州一名乘梯女士的生命戛然而止。

  悲劇是如何發生的?是誰忽視安全留下這樣的隱患?血的教訓,帶來哪些警示?

  提前5分鐘發現異常未採取措施 事故定性為“責任事故”

  7月26日是一個普通的週末。家住湖北省荊州市的張偉,與妻子向柳娟和將滿3歲的兒子來到位於荊州市沙市區北京中路189號的安良百貨商場。

  商場的6樓有一個兒童遊樂園,並有許多童裝店。張偉的堂妹柯麗君轉述,一家人在6樓逛了一會兒後,張偉夫妻商量,妻子帶兒子到七樓“轉一圈”,而張偉在六樓自動扶梯口附近的一家童裝店前等候。

  “堂哥説,電梯看起來沒有任何異樣,沒有警示標誌,也沒有人提醒説電梯出故障了。”柯麗君説。

  未曾想,這竟是張偉夫妻的訣別。

  記者獲得的現場監控視頻顯示,向柳娟帶著兒子乘自動扶梯上樓,在最上端,電梯與樓面之間的蓋板在向女士踏上後,忽然出現翻轉,向柳娟被捲入縫隙之中。危急時刻,她奮力將兒子托舉出,孩子並未受傷。待營救人員趕到現場,她已無生命體徵。

  監控顯示,7樓扶梯口處,站有兩名工作人員,向女士乘梯過程中,又有一名工作人員到來。目前,暫不確定這幾人是否知道電梯已出現問題,工作人員是否向她提示了蓋板的問題。

  向柳娟的叔叔柯慶傑認為,商場發現問題後沒有及時關停電梯;而事故發生後,工作人員也沒有及時按電梯開關,將電梯停下。“這説明商場裏根本沒有應急預案。”

  湖北省荊州市安監局局長、事故調查組組長陳觀鑫表示,本次事故發生在自動扶梯上機房處。上機房蓋板一共由三塊組成,靠近梯級的第一塊為前沿板,後面有兩塊蓋板。發生事故5分鐘前,該商場工作人員發現蓋板有鬆動翹起現象,但並未採取停梯檢修等應急措施。發生事故時,當事人踏在已鬆動翹起的蓋板最末端時蓋板發生翻轉,導致當事人墜入上機房驅動站內防護擋板與梯級回轉部分的間隙內。

  陳觀鑫表示,通過調查分析初步認定,此次事故屬於安全生産責任事故。初步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為前沿板與蓋板之間連接鬆動,導致連接鬆動的原因有待進一步從結構、材料和使用維保等方面進行調查和分析。

  3月“檢驗合格”7月發生事故 多重問題受到質疑

  根據荊州市事故調查組通報,事故電梯出廠日期為2014年7月1日,並於2015年3月16日經湖北省特種設備檢驗檢測研究院檢測合格,然而在不到4個多月的時間,這部電動扶梯就發生機械傷害事故,“檢驗合格”是否準確?維護保養是否到位?諸多疑點待解。

  記者27日看到,事故發生後商場仍正常對外營業,但1至7樓的自動扶梯均已停止運作,從5樓扶梯入口往上看,6樓通往7樓的事故區域已被藍色卷閘門封閉,一些身著制服的人員正在檢修電梯。

  “這裡的電梯好像經常出問題。”荊州市民賈女士説,她家就住在商場附近,幾乎每週都會帶孩子乘坐電梯上到商場6樓兒童遊樂園玩耍,如今發生“電梯吃人”事故讓她很擔心。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每部電梯都必須由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進行一年一次的安全檢驗,只有獲得檢驗合格證才能合規運作,但特檢機構、人員是根據檢測時電梯運作狀態做出合格與否的判斷,因此,一次檢測合格不代表未來一年內電梯都能連續安全運作。“這種嚴進寬出的發證方式,要求電梯維保部門後期加強維護保養工作,一旦保養檢查不到位,沒有發現潛在危險,必然導致事故發生。”這位業內人士説。

  事實上,《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明確規定,電梯等為公眾提供服務的特種設備運營使用單位,應當設置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的安全管理人員,並將安全注意事項和警示標誌置於易於為乘客注意的顯著位置。電梯應當至少每15日進行一次清潔、潤滑、調整和檢查。

  記者注意到,在安良百貨多層自動扶梯出入口,都只臨時張貼了“電梯故障,正在檢修”字樣的紙片,並無其他明顯的安全注意事項和警示標誌。多位商場內經營人員也透露,店舖與商場沒有多大關係,營業員上崗並未進行電梯安全培訓教育,也沒有看到過專人在自動扶梯出入口處看守、管理。

  電梯安全問題亟待關注 責任厘清尚待調查加速

  近年來,隨著身邊越來越多電梯的出現,電梯事故也頻頻被曝出。就在27日,廣西梧州市太陽廣場也發生一起自動扶梯卡人事故,致一名幼童受傷;無錫市一家工廠一名年輕女子被卡在電梯平臺縫隙中不幸身亡。

  安全生産管理上有一條著名原理,叫做“海恩法則”。核心要義提醒人們:事故背後有徵兆,徵兆背後有苗頭。專家指出,電梯設備從招標、採購、運作到監督管理,任何一個鏈條的疏漏,都可能埋下事故隱患。

  從生産、品質環節來看,初步調查顯示,湖北這起事故電梯製造單位為蘇州申龍電梯股份有限公司。有業內人士指出,該公司生産的電梯此前已發生幾次事故。據媒體公開報道,今年6月湖南長沙“電梯故障女子從十九樓墜到負一樓”、2011年湖南瀏陽市步行街一超市內4歲男童被手扶電梯卡住身亡等事件,事故電梯均是由該公司生産製造。

  記者多次致電蘇州申龍電梯股份有限公司官網顯示的號碼,但未有接聽。陳觀鑫表示,暫未確認電梯是否存在品質問題。目前,湖北省質監局發出通知,要求各地暫停使用該公司製造的自動扶梯,並督促電梯使用單位會同製造單位、維保單位進行一次全面自查。

  對電梯的日常維護、保養缺失,有些流於形式。業內人士指出,現實的情況是相當一部分載人電梯沒有按時更新維保記錄。一些物業單位為節省費用,對電梯檢查的時間相隔很久,甚至出了問題才請人來檢查,逃檢、漏檢和滯後年檢等現象存在,以致發生故障。

  電梯超期服役等問題也帶來巨大安全隱患。質檢總局2014年曾對部分省份2523台使用15年以上老舊電梯進行抽查,發現7%的電梯存在較大隱患。

  相關監管工作亟待加強。電梯運營過程涉及産權所有者、實際使用者、物業管理者等多個主體,每個環節責任都不容忽視。近年來,各地地鐵項目、高層住宅、大型商場等,更對新的安全形勢形成重大挑戰。相關監管部門尤其要肩負起嚴格的督查職責盡職盡責。

  記者了解到,針對此次電梯事故,荊州市政府已成立了由安監、質監、公安、監察、商務、工會等單位和部門組成的調查組,並邀請了湖北省、荊州市有關專家參加。

  向柳娟親屬表示,在相關情況全面查清以及責任認定結果明確之前,暫不考慮協商賠償等善後問題。

  陳觀鑫説,事故調查組將按照“四不放過”原則--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人未受到處理不放過、事故責任人和相關人員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的原則--對電梯相關情況進行分析確認,切實做到公開公正。

  專家表示,人命大於天。在電梯日益普及的今天,必須加大電梯生産、運作、監管等各環節、鏈條的隱患排查,加強管理規範,切實負起責任,避免悲劇再次上演。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