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專家建議:通過改革提高未來經濟潛在增長率

  • 發佈時間:2015-07-29 16:4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29日訊(記者 李佳霖)日前,在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民營經濟研究中心主辦的雙月座談會上,圍繞“産業結構優化升級、經濟總量再上臺階--民營企業家的責任與選擇”主題,與會專家學者分析了當前經濟形勢,並共同交流促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經濟總量再上臺階的舉措和辦法,旨在幫助民營企業履行歷史責任,做出促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經濟總量再上臺階的理性選擇。

  全國人大常委、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指出,中國經濟增長由10%減至7%進入劉易斯拐點即人口紅利消失轉捩點,今年我國農民工首次出現零增長、負增長,農村勞動力紛紛返鄉,勞動力供給不足,傳統技術進步放緩,導致中國經濟生産力下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要實現投入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十三五中國經濟增長可能達到6.2%,未來中國經濟可能達到世界經濟平均增長速度3.3%。

  “日本紅利消失的時間是1990年之後,當時日本人口紅利消失,勞動力成本優勢沒有了,潛在增長率下降了,由於資本和勞動力的投入優勢不再,需求不足導致了經濟增長停滯。此後日本過度依賴刺激,導致了房地産、股市和海外資産泡沫。中國應吸取日本教訓,中國經濟要繼續通過深入改革,消除妨礙生産力的制度障礙,增加勞動力供給、提高人力資本、提升全要素生産率、提高生育率,提高未來經濟的潛在增長率。”在談及如何看待經濟形勢時蔡昉這樣説。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迎秋認為,産業升級包括産業比重的變化和提升,但更多的應該是産業內部的技術升級,離開了産業內部的技術升級談産業結構升級會出現不確切不實際沒有抓手的結果。因此,農業的規模化、工業的集約化和高附加值化、第三産業服務業比重上升、産業隊伍中的藍領為主邁向灰領逐漸白領化即是升級。

  “中國經濟還是能保持一個較高增長的,但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之一就是壟斷。”談及對目前國家提出“經濟結構要優化升級,經濟總量要再上臺階”這一目標的理解,劉迎秋認為該目標不表示居民收入增長一定要快於GDP增長,必須是技術進步的增長高於一般經濟的增長才能上臺階。所以經濟總量上臺階還是要回到調結構轉方式促創新的問題上來。

  為此,劉迎秋建議民營企業可做五方面選擇:首先不要盲目否定自己所處的産業,不要著力於做新興産業,更不要盲目跟風,而應考慮如何對其進行技術改造。其次,不要過度懼怕我國經濟的持續下滑。因為只要需求政策調整好、資源開發利用好,同時國際市場的政策安排好,那麼增長速度還會上去。

  第三,民營企業應積極投身到當前中央的三個戰略抓手中來,例如“一帶一路”中,中央和國有企業抓的是“帶”的建設“路”的建設,相關企業則應抓好有關的社會需求生産。

  此外,民營企業要用好《科技型企業的技術創新基金》、《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型項目》、《促進民營銀行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等國家政策。

  同時,民營企業作為中國民族經濟發展的脊梁,應以誠信為本,以紮實為基,以創新為動力,然後守拙進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