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TPP談判仍存變數?

  • 發佈時間:2015-07-29 15:32:36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7月24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十二個成員國談判代表在夏威夷相聚,各國貿易部長也于7月28日加入談判,TPP這一龐大且富有爭議性的貿易協定進入“衝刺階段”。在長達5年的談判後,TPP究竟會在各有顧慮的十二個成員國帶領下順利撞線,還是再摔一個趔趄?

  美國完成鋪墊

  美國總統奧巴馬將TPP看做是與中國關於世界貿易規則引導權的爭奪戰,並不惜為此大費週折,“迫使”美國國會最終通過了總統貿易促進授權法案(TPA),為TPP談判全面提速做好一切鋪墊。

  TPA通過之前,關於推進TPP優劣得失的大辯論幾乎使美國所有主流媒體都牽涉其中,就連關注小企業發展狀況的《公司》雜誌都在討論該協定對美國經濟發展的意義。“國家製造業協會等機構聲稱,此前(美國簽署)的貿易協定對出口大為有利,但當前美國前20個貿易夥伴的貿易額只佔全球經濟總量的10%,而TPP有望覆蓋全球40%的經濟體量。”該雜誌網站發文稱。

  更深層的戰略考量還不僅在於外貿數據。美國前財長拉裏·薩默斯在接受CNN採訪時指出,推動TPP達成是繼美國未能加入亞投行之後關乎其在亞洲地位的一個重要事件。“(亞洲)再平衡是美國戰略的一個核心部分,如果TPP失敗,再平衡就不能通過非軍事力量實現。”薩默斯表示,“考慮我們當前的處境,如果放棄之前為這個協定所作的努力,其後果將需要很長時間去消化。”

  6月15日,路透社援引新加坡外交部長尚穆根的話稱,美國如果想“繼續和亞太地區維持交往並獲嚴肅對待”,能不能通過TPP至關重要。這與薩默斯的觀點如出一轍。

  “美國面臨著嚴峻的選擇:要成為(亞洲)這個區域內的一分子,還是被排除在外。如果被排除在外,唯一能形成架構或影響事件的手段,就是(美國)第七艦隊,而那不是你們想動用的手段。”尚穆根説。

  未知因素頗多

  儘管美國政府對談判的期望值頗高,外媒的態度卻一致地謹慎——曆盡艱辛獲得美國國內認同的TPP談判,卻未見得能順利完結。“談判從2010年拖到現在,即使在最後幾週也有可能出現反轉劇情。”《經濟學人》7月25日發文指出。

  未知因素包括加拿大對奶農利益的顧慮、馬來西亞人口販賣問題的壓力等,還包括日本如果被要求開放農業貿易,則可能遭受全國性的反對。但該報道援引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貿易政策專家馬修·古德曼的話稱,作為一個創新型國家,日本能從TPP中獲益頗多,因而一直大力支援美國在談判中推行更嚴格的貿易規則。

  似乎在驗證古德曼的判斷,同一日內,日本共同社報道稱,TPP談判中日本政府與美國就進口大米的磋商進入最終調整階段。協定生效後將新增5萬噸的主食用大米進口免稅配額,並在10多年內擴大至7萬噸。大米進口並未被義務化,而是根據需求進行交易。

  但分析人士並沒有忽略談判會議室外的更大隱憂。“TPP要獲得成功必須擴大規模。沒有把中國包含在內是權宜之計,但倘若一直如此,這將是一個巨大的缺憾。”上述《經濟學人》報道指出。

  該報道稱,亞洲任何一個貿易區缺少中國都將面臨兩個可悲的命運:要麼受制于中國在亞洲供應鏈的中心地位,協議充滿例外條款變得毫無價值;要麼自貿區生效後要從生産效率最高的中國企業中分流貿易,傷害全球經濟。“TPP有可能面臨這兩個問題。”該報道指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