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資訊技術協定》擴圍談判 中國資訊産業機遇與挑戰並存
- 發佈時間:2015-07-28 07:2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世界貿易組織《資訊技術協定》擴圍談判的達成,將使我國資訊産業從中受益,但由於我國資訊産業還只具備局部優勢,協定也會帶來挑戰
隨著ITA覆蓋領域範圍的進一步擴大,特別是通信新産品新技術的關稅進一步降低或者減免,中國通信企業會積極促進與海外合作夥伴的深度合作
日前,參與世界貿易組織《資訊技術協定》(ITA)擴圍談判的各方最終在日內瓦達成一致,同意在3年內對新一代半導體、全球定位系統等201項資訊技術産品逐步免除關稅。世貿組織總幹事阿澤維多表示,ITA擴圍談判是世貿組織18年來達成的首個重要關稅減讓協議。
有關專家認為,協定擴圍談判的達成,將使我國資訊産業從中受益,尤其對國産手機行業有利。但由於我國資訊産業還只具備局部優勢,協定也會帶來挑戰。
《資訊技術協定》是世貿組織項下的多邊協定,于1997年生效,旨在分階段將資訊技術産品的關稅削減至零,其成員代表了全球97%的IT産品出口額。所謂擴圍談判是指更新1997年前的産品清單,將免稅的IT産品範圍進一步擴大。《資訊技術協定》的談判曾一直停滯,直到本月的談判形成了最後擴圍産品清單。這份清單是在原有産品範圍的基礎上新增201項産品,包括資訊通訊技術産品、半導體及其生産設備、視聽産品、醫療設備及儀器儀錶等反映當代科技水準的産品。
據了解,下一階段,擴圍談判參加方將開始就降稅期進行談判。各參加方將於10月30日前提交包含降稅期的關稅減讓表,12月4日前完成對關稅減讓表的多邊審議,目的是在今年12月肯亞內羅畢召開的世貿組織第十屆部長級會議前結束整個擴圍談判,並計劃于2016年7月1日執行首次降稅。
據介紹,擴圍談判如果能按期結束,將是世貿組織近年來完成的唯一一個關於市場準入的談判。談判結果將進一步促進全球貿易和經濟的增長,併為多邊貿易談判注入活力。
“我國積極參與並努力推動了擴圍談判。”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協議的最終達成,將有利於進一步促進全球貿易和經濟增長。”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合作室主任張建平認為,這意味著IT行業貿易自由化基本實現。他表示,我國的手機行業、電腦行業、通信設備行業、軟體行業等逐漸擁有全球競爭優勢,在協議當中可能會受益。但我國的液晶顯示屏、半導體類、醫療設備,視頻遊戲機、印表機墨盒、GPS全球定位系統等技術密集型行業,跟國際先進水準有一定差距,如果自由貿易實行零關稅,相關企業可能會受到很大的壓力和挑戰。
“開放是相互的,中國市場對其他國家更加開放的同時,中國也能獲得很多機遇。”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中國的IT産業目前發展很快,過去中國IT産品多數為進口,但現在很多優秀的中國企業例如華為、小米、中興等,産品出口受到國際市場歡迎。他認為,中國的智慧手機注重結合勞動力優勢和自主智慧財産權優勢,物美價廉,會成為最受益行業。除了智慧手機行業,還有交換系統,如電話(通訊)網路領域等,不僅提供産品,也包括服務。
白明也坦言,中國IT産業具有差異性,是局部優勢,整體還是歐美更強。對中國企業,特別是IT企業的影響,既有利好也會帶來一定衝擊。“有些産品我們仍需靠進口。當然總體而言利大於弊。協定的簽署推動了世界貿易的便利化與自由化,給了各國貿易發展的機會。擴大開放也讓我們能更好地購買對方的産品。”白明説。他還分析説,我國資訊技術作為高技術産品,未來將有更大的成長空間。
關稅降低對國內資訊産業企業“走出去”帶來積極意義。中興通訊相關負責人和華為相關人士均在不同場合表示,世貿組織擴大《資訊技術協定》(ITA)産品範圍談判,必將帶來更多技術交流和外溢,對中國通信企業海外發展有促進作用,對華為和中興通訊這樣全球佈局的企業也有積極意義。隨著ITA覆蓋領域範圍的進一步擴大,特別是通信新産品新技術的關稅進一步降低或者減免,中國通信企業會積極促進與海外合作夥伴的深度合作。(經濟日報記者 李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