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太陽能光熱發電 産業發展大幕將啟

  • 發佈時間:2015-07-29 01:30:4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太陽能光熱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下簡稱“聯盟”)6月份的統計報告顯示,目前,國內光熱發電累計裝機11兆瓦,各地上報的光熱發電計劃已達到3676.5兆瓦。

  日前,聯盟理事長王志峰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地方政府在風電、光伏之後,也開始瞄準太陽能光熱發電,希望佔得先機。”

  對太陽能資源的利用,更廣為人知的是光伏發電,而光熱利用此前主要集中在乙太陽能熱水器為代表的中低溫利用上。正如王志峰所説,近年來,太陽能光熱利用逐步得到戰略重視。在這一大背景下,2009年10月,在科技部、財政部、教育部和國務院國資委、中華全國總工會、國家開發銀行等六部委的共同推動下,太陽能光熱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正式成立。

  “聯盟成員本著聯合開發、優勢互補、利益共用、風險共擔的原則,著力構建形成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創新體系,以此推動我國太陽能光熱産業的健康、快速發展,爭取在基礎材料、關鍵器件、精密儀器、控制設備和系統整合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聯盟秘書長劉曉冰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進度表已確定,2017年進入大規模開發建設階段

  劉曉冰介紹,相對光伏發電而言,在熱能儲備完善的情況下,光熱發電通過前端聚光集熱與後端傳統熱電技術結合,可以實現24小時連續發電。這種方式輸出的電能品質要遠高於日利用小時數不足12小時的光伏發電。此外,由於熱發電避免了光伏發電技術中的硅晶光電轉換環節,無需昂貴的晶硅材料投入,其潛在成本下降幅度要遠甚于光伏。

  據了解,太陽能光熱發電從1986年就開始出現,但裝機一直較少。2008年起,全球光熱發電裝機量開始快速攀升,2014年新增裝機92.5萬千瓦,累計裝機規模435萬千瓦。其中累計裝機規模最大的是西班牙,佔比57%,美國以38%居第二。2014年新增裝機美國第一,印度第二。

  我國光熱發電總體進展較慢,但在相關産品和技術日趨成熟、國家政策支援不斷明朗的情況下,太陽能資源豐富的西部地區已經開始在核準項目上提速。2012年國內核準的光熱電站818兆瓦,到2014年已經達到1448兆瓦。其中,適合建設大型電站的青海、西藏、內蒙古最多,青海一省核準的項目佔國內48%。

  數據顯示,國內光熱發電累計裝機11兆瓦。同時,國家能源局已基本確定了我國太陽能光熱發電産業發展的進度表,即2014年—2016年通過示範電價政策扶持完成一批商業化示範項目建設,2017年進入大規模開發建設階段。

  標準先行,避免重蹈光伏産業無序發展覆轍

  “聯盟的使命是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引導和支援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通過抓聯盟標準和對聯盟創新技術成果的認證工作,保障太陽能光熱産業在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能夠有序、高水準的健康發展。”劉曉冰告訴記者。

  他説,目前國內太陽能光熱發電企業尚處於規模小、分散發展的階段,研發能力較弱,獨自攻克行業技術壁壘的困難較大,因而聯盟瞄準産業鏈發展中的共性技術難題,組織聯盟成員申報國家課題,以及推動成員內部産學研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攻關。

  “去年我們爭取到兩個國家項目,分別是跨季節儲熱和藍膜技術方面的研究。”劉曉冰説。

  推進聯盟標準制定是聯盟的另一重要工作。光伏産業無序競爭的惡果有目共睹。光熱發電行業如何避免重蹈覆轍?“我們認為應該標準先行。”劉曉冰説,隨著國家標準體系的變革,聯盟標準今後將成為社團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聯盟在這方面的工作任重道遠。

  “我們還積極推動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整合原有技術創新資源,按區域、技術類型搭建不同平臺。”劉曉冰説,這些平臺面向社會開放,

  實現資源共用。目前已經建成的有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延慶八達嶺太陽能熱發電站這個集實驗測試、檢測認證的技術服務平臺。聯盟計劃建設10個這樣的太陽能光熱利用的服務平臺。

  值得一提的還有專利池建設。“理想狀態是成員單位將各自的專利交予聯盟統一管理,實現交叉許可和推廣經營,促進行業內技術創新快速深入,繼而促進大家共同發展。”他説,但由於涉及到對國有資産的處置,還有一些傳統的理念需要打破,目前這一工作正在努力推進中。

  産業“四步走”,最終實現無補貼競爭式發展

  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開啟之年。《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底,我國建成太陽能熱發電總裝機容量100萬千瓦”的目標,雖然已難以按期實現,但發展太陽能光熱發電的方向未變。

  近兩年來,我國開展了光熱發電資源調查,對適合光熱發電條件較好的地區進行了資源調查。從調查成果來看,具備技術條件的開發潛力達3億千瓦。近期,考慮到電網輸送、市場消納,具備建設條件的場址有1200萬千瓦。同時,示範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制定了示範項目建設的工作方案,提出了技術條件,待確定近期建設規模和價格政策後將會很快啟動。此外,國家太陽能光熱聯盟、電規院和水規院對我國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産業發展做了非常好的研究,對國內産業的基礎做了詳細的調查。

  “相比兩年前對光熱發電在中國是否可行存在試探性,現在,可以確定在中國發展太陽能熱發電完全具備條件。我們相信,光熱電站規模化建設啟動之前的等待不會太長。” 在2015年6月份召開的中國國際光熱電站大會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梁志鵬副司長表示。

  但劉曉冰坦言,當前國內光熱發電産業發展處於起步階段,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技術成熟度不高,尤其是電站建設的系統整合能力不足,二是上網電價定價機制的不明確及不完善。

  他認為,光熱發電的未來商業模式應該是,通過電價形成機制與技術發展機制的融合,重點發展和完善電站整合運維技術,從而牢固掌握設計技術。光熱發電産業要實現的是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商業化目標,構建完整産業鏈,直至達到不依賴補貼的商業化。

  他説,為實現這一模式,聯盟提出光熱發電産業發展“四步走”戰略:第一步建設實驗電站,打通系統流程,發現合格的供應商;第二步建設示範電站,建立産業鏈基礎,打通産業鏈;第三步建設規模化電站,完善産業鏈,降低發電成本;第四步建設商業化電站,實現無補貼的競爭式發展。

  梁志鵬則表示,企業單位一定要形成合力,提高光熱發電技術,建成完整的産業體系。一定要瞄準國際先進水準,提高産業的競爭力。一定要不斷推動技術創新和産業升級,加速使光熱發電發展成為新能源中的重要新領域、新産業,成為推動環境保護、能源轉型、經濟發展的新生力量。

太陽能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風帆股份 20.69 8.67%
2 橫店東磁 29.40 2.80%
3 小天鵝B 14.82 1.65%
4 中航動力 35.80 1.50%
5 保變電氣 11.36 1.16%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新南洋 46.04 -10.01%
2 金剛玻璃 16.67 -5.77%
3 盾安環境 14.54 -4.22%
4 宏發股份 28.80 -3.87%
5 新大新材 10.81 -3.14%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