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熱發電有望優化能源消費結構 前景可期
- 發佈時間:2015-07-23 07:2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吳起龍
光熱發電正在成為新能源領域較具代表性和潛力的産業,隨著發展光熱發電替代燃煤火電等傳統發電方式開始“破題”,我國能源消費結構有望進一步優化。在日前舉辦的中海陽集團成立10週年慶典活動上,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國家發改委新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員胡潤青表示,“我國可進行集中開發的光熱發電裝機容量高達3億千瓦以上,光熱發電展現出非常好的發展潛力和前景”。
據胡潤青介紹,截至2014年底,全國發電設備容量達13.6億千瓦。與這一數字對比,我國光熱發電未來替代傳統一次能源消費的潛力十分巨大。此外,光熱發電技術還具有優異的環境特性。目前太陽能發電有兩種技術路線,一種是光伏發電,另一種是光熱發電。以電站的全壽命週期計算,每發一度電,傳統火電帶來900毫克的碳排放,天然氣435毫克,光伏110毫克,風能17毫克,而光熱發電僅為12毫克。
據悉,光熱發電在全球已經是非常成熟的技術。上世紀80年代,美國便開始了商業化項目運作。近年來,美國、德國、丹麥等都提出了目標,丹麥甚至提出到2030年光熱等可再生能源佔比要達到100%。我國光熱發電起步較晚,隨著國家對可再生能源日漸重視以及能源消費結構的日益優化,光熱發電近年來呈快速發展趨勢。以參與國家光熱發電行業標準制定和産業政策編制的中海陽集團為例,作為國內光熱發電的引領者,中海陽深耕産業10年,已建成亞洲唯一一條可生産槽式RP1至RP4全系列産品的柔性太陽能聚光熱發電反射鏡生産線,其産品性能和技術參數均已達到國際先進技術水準,開始成功應用於國內外光熱電站項目,國內首條太陽能光熱發電集熱系統組裝檢測線也已進入最終測試階段。
“從世界範圍看,光熱發電正在成為能源消費結構的重要‘攪局者’。”胡潤青説,2008年起全球光熱發電裝機明顯提速,2014年新增裝機92.5萬千瓦,累計裝機規模435萬千瓦。
按照《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的目標,到2015年底我國將建成光熱發電總裝機容量100萬千瓦。胡潤青建議,光熱發電應經歷從示範電站到規模化發展,再到商業化運營幾個階段。在示範電站建設階段,應大力提高研發、系統整合和運營維護水準,逐步建立品質標準和控制體系;在規模化階段,應推動技術、系統整合、電站設計和運營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