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始店關張 湘鄂情情歸何處

  • 發佈時間:2015-07-27 10:31:18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999年,湘鄂情餐館進入北京,第一家店地址選在定慧寺。16年後,湘鄂情在北京發家的第一家店關門。在此之前,湘鄂情已經經歷了賣商標、賣股票等大事件,也曾努力尋求轉型。但*ST雲網(原“湘鄂情”)公告稱償債資金籌措不足,創始人孟凱仍在國外,湘鄂情最後還是資不抵債,落得“一地雞毛”。湘鄂情沒落了,餐飲業“第一民營股”也隨之沒落。

  ■特約記者 程喆

  “斷臂止損”

  湘鄂情經過幾次轉型,已然是氣息奄奄。7月19日,湘鄂情北京定慧寺店因為“公司業績大幅下滑,無力經營下去”而關門。此前,西單店以及北四環店早已停業。目前僅剩金地店和鼓樓店仍在營業中,只不過這些門店早就被湘鄂情創始人孟凱轉移出了上市公司。

  *ST雲網旗下在北京的湘鄂情門店已經全部歸零。實際上,湘鄂情早已脫胎換骨,不再是以前的那套領導班子了。去年底,孟凱以1億元低價賣掉金字招牌“湘鄂情”等系列商標。當時,*ST雲網表示,公司的戰略轉型方向已經明確,除了將網路新媒體和大數據確定為基本轉型方向外,還有一點就是退出餐飲業。

  今年3月,*ST雲網又開始賣股。公司發佈公告稱,擬通過減持湘鄂情持有的3000萬股公司股票,籌集資金用於兌付“ST湘鄂債”。7月,*ST雲網公告稱,收到福田法院寄送給控股股東孟凱的民事裁定書,孟凱的質押股權將遭到拍賣。

  中國餐飲業的“第一民營股”湘鄂情被一賣再賣,現在已經變成了空殼。

  謎一般的轉型

  湘鄂情走的是中高檔路線,2013年以後,在限制“三公”消費的影響下,湘鄂情的經營業績急轉直下。此前,湘鄂情在最興盛的2012年擁有34家門店,如今不到兩年時間就關閉了其中的3/4。

  遭遇危機的高檔餐館並不止湘鄂情一家。在八項規定的限制下,很多餐館開始轉型,湘鄂情也不例外。湘鄂情一開始也是走大眾餐飲路線的,通過一系列收購,進軍快餐和團餐市場。但數據顯示,其收購的兩家公司分別虧損了174萬元和577萬元。

  隨後,公司又進行了幾次大規模轉型,先後宣佈涉足環保、影視、新媒體等領域的多項並購,當時湘鄂情創始人孟凱也顯得信心滿滿。2014年8月24日,該公司索性更名為“中科雲網”,徹底逃離餐飲業,“因為公司已將新媒體、大數據作為未來業務發展的主要方向”。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孟凱此舉更多是不務正業,環保、影視、大數據什麼概念火了他都要摻和一下。

  當然,湘鄂情的轉型之舉還是有人認可的。這些並購行動曾推動公司股價大幅攀升,很多股民因此認為,孟凱果然有過人的眼光和魄力,於是投資者的熱情日益高漲。

  創始人“閃了”?

  但上述措施並沒有真正讓湘鄂情轉危為安,它只能不停地“斷臂止損”。

  《新聞晨報》報道,24.8億元的定增轉型大數據計劃泡湯讓孟凱很受傷。“中科院計算所的研究成果是真實的,轉型方向非常正常。”他在回復記者的短信中説,“好好的一批科技産業成果被‘處決’了,公司目前必須先還債。”

  然而,孟凱的這些轉型動作被認為是別有動機。其證據就是,今年1月,孟凱向公司提交了書面辭呈,申請辭去公司董事長、董事、總裁等所任公司職務。鋻於此,中信證券認為孟凱的財務情況惡化,要求其提前清償購回交易款等,但期滿後孟凱未按約贖回。

  同時,孟凱自去年10月起就在境外,以“我已經精神崩潰,無力回天”為由甩手不幹,讓人懷疑孟凱是否真的把錢投往這些所謂的轉型領域。其遠赴國外至今未歸的舉動,已經充分説明湘鄂情形成這種局面絕非是“天命不佑”,更可能是有意為之。明知道公司未來難以為繼的孟凱,可能利用轉型的“煙霧彈”,榨取了公司最後一點兒剩餘價值。

  《上海證券報》則刊文懷疑所謂買項目、賤賣商標、大肆收購,都不過是孟凱轉移資金和資産所採用的障眼法。

  高端餐飲轉型之殤

  一個著名餐飲品牌就這樣沒落了。跳出湘鄂情來看,從2013年開始,各家高檔餐飲企業都面臨類似的問題,比如金錢豹被收購,俏江南至今仍未能上市。

  “成也高端,敗也高端”,這句話或許能用來概括湘鄂情一路走來的悲劇。從表面上看,俏江南、湘鄂情的問題源自債務糾紛,其實質則是企業在轉型過程中陷入困局。有的高檔餐飲品牌的衰落,或許不能單純歸因于政策。有一種觀點認為,部分高端餐飲企業的業務縮水,更多是因為其自身經營不善,未能制定長遠規劃,在相關政策出臺後原本想挺過這一陣“反腐風”再説,但無奈局面最終失控。

  這兩年高端餐飲企業的轉型之路基本上都是指向大眾化市場。但前期的這種轉型還是稍顯盲目,湘鄂情“走麥城”就是一個例證。有分析人士稱,國內餐飲市場越來越強調個性化消費,與其無底線地向大眾消費者拋媚眼,損耗主品牌多年來的積累,還不如走品牌多元化的道路。對此,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顯然已有所領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