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寧鄉“鴨司令”“稻鴨共生”創造千萬産值

  • 發佈時間:2015-07-25 03:31:58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湖南省寧鄉縣灰湯鎮,成群結隊的灰湯鴨正穿梭其間,扇起陣陣稻香。此時,養殖大戶羅玉林正安排人將皮蛋、鹽蛋裝箱,向長沙發貨。近幾年,這位漢子的養殖孵化基地已經達到了每年10萬羽的規模,成為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

  灰湯鴨又名灰湯貢鴨,因在清代康熙年間被定為貢品而得名。然而,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灰湯鴨在市場上一度幾近絕跡,這一特色産業的發展跌入前所未有的低谷。2009年,深思熟慮後,羅玉林決定養殖灰湯鴨,當起“鴨司令”。

  最初,由於缺乏經驗,“鴨司令”栽過不少“跟頭”。經過考察,2011年,他引進了“稻鴨共生”的生態養殖模式:鴨吃害蟲和雜草,禾苗“吃”鴨肥。鴨子在禾間穿行,通風松泥,便於水稻吸收養分;稻田既不打農藥,也不施化肥,生産純生態稻米。同時,當地獨特的地熱資源提供了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鴨子通過食物鏈吸收微量元素,深受消費者喜愛。

  憑藉高品質的特色産品和越來越多人誇讚的良好口牌,羅玉林養殖的灰湯鴨市場份額越來越大,也使灰湯鴨産業成功走上重生之路。2014年,羅玉林的養殖場銷售灰湯鴨10萬羽,産值過1000萬元;生産稻米120噸,産值達到了200萬元。

  為進一步將這個特色産業做大做強、帶動當地農戶致富,他牽頭成立了寧鄉縣龍湖養鴨專業合作社,採取“合作社+標準化養殖基地+農戶”的模式,從事灰湯鴨品種提純及優化、養殖、銷售。眼下,他正準備建設灰湯鴨文化園和灰湯鴨標準化養殖示範基地。

  肖璋龔再蓉摘自《長沙晚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