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最低工資到底應該定多少?

  • 發佈時間:2015-07-24 02:31:07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宏觀大勢

  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最低工資定多高並不重要,而實質性增加全民收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則更為重要。

  7月以來,全國多個地區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其中,上海、深圳兩地最低工資水準超過兩千元大關。從最低工資標準的“含金量”來看,上海、北京均明確最低工資標準不包含“個人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這意味著京滬兩地的最低工資標準“含金量”更高。

  最低工資標準是舶來品。最低工資對改善低收入人群的薪酬和經濟增長的影響一直不清晰,經濟學界對此的討論可謂汗牛充棟,儘管如此,多數國家還是基於壓力出臺了最低工資制度。

  中國最早于1993年出臺了《企業最低工資規定》,到2004年完善為《最低工資規定》,所有中國境內的用人單位都要遵守這一標準,而最低工資標準由各地方政府相關部門發佈。

  然而中國雖然學來了“最低工資”制度,但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首先,最低工資當然是針對主要在城市就業生活的非農勞動力。因為農村的農業生産一直處於自雇狀態,大量農民自然無法適用最低工資,農村的非農就業單位多半不正規,企業用工完全市場化,用人單位和職工都沒有自覺去遵守最低工資規定。這意味著2014年的7.7億勞動力中,有3.8億鄉村就業人口是不享受最低工資待遇的。

  但是,因為中國居民的收入差距的主要來源就是城鄉差距,在城市就業的勞動力報酬遠高於農村。也就是説,就算是現行的城市勞動力的工資水準,農業勞動力還是源源不斷地轉為非農勞動力,勞動力供給十分充分,尤其是最低工資水準對應的低端勞動力的可替代性很強,勞動力市場的基本面根本不支援很高的最低工資,所以最低工資標準也不能定得太高。

  事實上,目前的最低工資水準已經不算低了,2014年包括農民在內的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工資性收入則只有11420元,考慮勞動參與率後的月工資有1684元。而北京2015的最低工資就高達1720元,高於全國的每人平均平均工資性收入,勞動力怎麼可能不往北京跑?

  這兩年最低工資標準還在快速提升,全國總工會的通報顯示,2011年至2014年調整幅度分別為22%、20%、17%、14%,遠高於全國範圍勞動力的平均工資性收入水準,進一步抑制了最低工資的調整空間,因此2015年各地的最低工資標準增幅則普遍在10%左右。

  而且,雖然最低工資相比農民的收入高出不少,但在城裏仍然不夠生活。以上海為例,2013年的最低工資標準是1620元,最低收入組家庭每人平均消費1351元。哪怕按一家三口,兩個勞動力計算,每月的收支缺口仍然高達810元,每年虧空高達1萬元。在城市居民的眼裏,這樣的最低工資根本就保障不了他們的生活。

  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最低工資定多高並不重要,而實質性增加全民收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則更為重要。具體來看,有兩方面的功課要做:首先,降低GDP中包括稅收、政府性基金、社保等部分,這些佔GDP的比重近40%,應當盡可能“還利於民”,讓勞動力分享更多的經濟增長的紅利;其次,促進勞動力的自由流動,通過農民進城來縮小城鄉收入差距,也只有城鄉、行業的收入差距沒那麼大了,最低工資才有意義。

  □聶日明(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