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資金頻現回流 A股繼續上衝?

  • 發佈時間:2015-07-24 02:31:07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京報訊 (記者郭永芳)公司回購、員工持股計劃不斷發佈,兩融餘額企穩回升,A股迎來六連陽。昨日滬指報4123.92點,漲2.43%,近300隻個股漲停。有分析稱,場外觀望資金正逐步流入市場。

  回購+增持+員工持股

  根據同花順數據,截至7月21日,本月已經有59家上市公司發佈回購預案或已實施回購。其中37家公司計劃回購股份,22家公司已完成回購計劃,涉及金額超500億元。

  另外一方面,同花順數據顯示,從上市公司減持金額來看,進入7月(截至7月22日)滬深兩市共有42家上市公司重要股東和高管進行減持,總計減持金額超8億元。減持金額也是2015年單月最低。

  從增持金額來看,7月以來(截至7月22日),滬深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呈現凈增持,總計凈增持超4億股,凈增持金額超過64億元,這一數據達到了同期凈減持規模的8倍。

  此外,截至7月22日,共有81家上市公司發佈員工持股計劃,涉及金額近100億元。完美全球、蘇寧雲商三花股份等26家上市公司員工持股計劃規模在億元級別。在這些員工持股計劃中,不少員工持股計劃與公司定增“掛鉤”。

  上述券商管理人員稱,其實上市公司高管增持、回購股票等,更重要的是對投資者表態,也是對後市看好的信心,比起國家隊的出手更有意義。

  “不過很多公司是被動增持或者推出員工持股計劃。”上述券商管理人員表示。比如,在救市初期,不少上市公司出現了高管“增1手”等情況,遭到股民熱議。該人士認為,強制行政干預之後所留下的問題,也是這次“救市”過後需要解決和探討的。

  滬股通昨日結束了連續3日維持凈流出狀態。截至收盤,滬股通凈買入3.3億,當日剩餘額度125.06億,餘額佔額度比為96%。“這個很好理解,就是説明A股市場流入了資金,也是對市場行情看好的表現。”上述券商分析人士指出,投資者需根據手中實際情況調整,但勿盲目追高。

  兩融餘額企穩在1.4萬億

  7月1日至7月16日,兩融餘額從2萬億一路走低至1.42萬億,進入本週後開始企穩回升。根據滬深交易所公佈數據,7月23日滬深兩市兩融餘額為1.4398萬億元,比7月20日的1.4270萬億增加128億元。

  一位券商管理人員向新京報記者表示,近期其券商營業部來重新開兩融的客戶呈現回暖的趨勢,但短時間內的爆髮式增長不會再有了。主要原因是本輪的大跌導致了一批優質兩融戶損失慘重,這部分人本身抗風險能力很強,但是短期恢復起來比較難。此外就是,很多想做兩融的客戶目前也是觀望的狀態。

  數據顯示,相比6月18日的高點2.27萬億元,兩融餘額目前仍縮水8700億元,佔比近四成。

  “兩融空間未來肯定是比較大的。”上述券商管理人員稱,目前對兩融杠桿把控較為嚴格,監管層也在清查場外配資,對唯一合規的券商兩融來説是一個機遇。

  兩融餘額企穩回升是否意味著去杠桿告一段落?

  光大證券資産管理公司産品總監魏穎傑公開稱,此輪降杠桿的核心是降低場外配資的杠桿,以通過HOMS形式的配資網站、傘形信託為代表。市場對於杠桿的態度與股指漲跌呈正相關。杠桿實質上是市場情緒的一個放大器。“近期兩融餘額的企穩則是情緒的一種修復,不能與新一輪加杠桿畫等號。”魏穎傑説。

  ■ 專家觀點

  兩融額度能否提升決定後期走勢

  資金回流意味著什麼?新一輪上漲要來了嗎?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大盤目前來看已經企穩,但後期走勢要看兩融額度是否能提上來。

  董登新稱,資金回流的情況不敢很肯定,但是很多投資者的套牢盤等待解放。在這次大跌的過程有不少散戶,沒有割肉,等待有人解放,A股市場上行的壓力依然比較大。

  “滬指從5100點跌到了4000點,而這一帶正是成交最密集的地帶。”董登新説,同時也就是套牢籌碼重壓最集中的地帶,所以滬指在4000點上下整固了很久,也可以看到4000點往上走的壓力確實不容小視。

  談到後市如何走?董登新稱,不是點位問題,取決於兩融的額度是否能提上去。董登新稱,兩融額度目前在1.4萬億元左右,如果兩融額度上不去,日成交額是沒有辦法上去的。過去25年,日成交額未突破過六七千億元,但是在兩融幫助下推升到2萬億左右。

  “昨天日成交額在1.2萬億左右,按照目前的成交額,解放套牢盤的難度非常大。”董登新表示。

  (郭永芳)

  ■ 相關新聞

  養老金將入市引發保險公司熱情

  新京報訊 (記者梁薇薇)養老金入市方案有望提前落地,具有養老金投資管理經驗的機構正積極準備對接。7月23日,中國人壽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壽養老”)在2015年上半年經營形勢分析會上表示,將積極介入職業年金、基本養老基金兩大新興市場,全力搶佔先機。

  7月13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結束徵求意見。7月21日,新華社披露,山東省確定將1000億元職工養老保險結余基金委託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投資運作,首批100億元已劃轉到位。7月21日,廣東省宣佈,與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的委託投資合作將延期三年。

  除先期開展試點的廣東、山東外,有媒體透露,北京、江蘇、浙江、山西等省市,也有望成為首批養老金入市省份。

  一位國壽養老內部人士表示,從徵求意見稿看,國壽養老應該能獲得投資管理資格,其他企業年金等投資管理機構也會有,下一步就看份額多少的爭搶了。

  太平養老副總經理林喆表示,目前太平養老在各個省市都有一些密切的溝通,正在積極做準備。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認為,很多公司、保險公司都在爭取做這個事情,但是真正想做好並不容易。這部分基本養老保險金是“養命錢”,管不好不行,賺多了也不行。

  截至2014年末,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3.5萬億元。據人社部預計,扣除預留支付資金外,全國可以納入投資運營範圍的資金總計2萬多億元。

  近半中小創公司半年報預喜 成高送轉主力

  新京報訊 (記者李春平)截至7月23日20點,在滬深兩市1248家中小板、創業板公司中,已有1092家公司發佈半年報業績預告,517家公司業績同比增長,佔比47.3%,其中184家公司業績增幅超過50%,113家公司業績翻倍。

  華泰證券研報指出,中小板與創業板公司中報業績預告已基本披露完畢。業績預告顯示,創業板整體業績增長強勁,上半年加權平均增速16.6%,醫療保健、資訊技術與公用事業增速最高,日常消費業和能源行業業績持續下滑。

  截至7月23日,滬深兩市已有86家預披露中期分紅預案。其中計劃“每10股轉增(送)10股及以上”的公司達到71家,佔比超過八成。超過60家公司來自中小板和創業板公佈了利潤分配方案,佔已公佈分紅方案公司的75%以上。

  ■ 調查報告

  股市資金流入房市

  二季度持股家庭購房比例上升

  7月22日,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發佈調查報告顯示,6月股市大跌期間,股市的資金開始流入房市。

  據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主任甘犁介紹,調查團隊持續跟蹤了全國5000戶家庭的購房情況,在6月15日至7月2日的第二季度調查中,有大量的家庭購買了新商品房,而這個時期恰好是股市開始暴跌的時間。

  調查顯示,二季度持股家庭的房價預期上升到111.8,持股家庭轉而看漲房價。調查數據還顯示,二季度持股家庭的購房比例由一季度的2.3%上升至3.7%。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6月超過一半的大中城市房價環比止跌回升。中原地産的數據顯示,6月,22個重點城市新房推售套數環比增加18%,6月認購率達到54%。

  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在資金大量涌入下,7月中上旬,北京新房二手房成交量繼續明顯上漲,其中二手房住宅簽約套數達到了12478套,同比上漲數倍,新建住宅同比環比也明顯上漲。

  不過張大偉認為,房地産市場的運作與貨幣環境的變化關聯更多。“繼去年末開啟降息週期之後,2015年上半年又經歷了三次降息、兩次降準,調整力度堪比2008年。隨著6月末“雙降”齊現,流動性進一步釋放將助推下半年樓市的持續穩步回升。”(李春平)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