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貴州六盤水:煤矸石裏淘出“金”

  • 發佈時間:2015-07-23 07:3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黑色的煤矸石經過粉碎、浸泡等多道工序後,其中所含的鋁、硅、鐵、鈦、鎂等有價元素被提取出來,所剩的礦渣則被加工成明亮的玻璃。這是記者近日在貴州盤縣紫森源集團採訪時看到的場景。

  這條生産線的設計者、昆明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教授夏舉佩介紹説,該生産線目前可年處理煤矸石5000噸,鋁、鐵的回收率可達92%和97%,“每噸煤矸石大約可産出150公斤鐵紅、250公斤氫氧化鋁、40公斤金屬鈦及600公斤硅,以目前的市場價計算,可獲取利潤400多元。”

  煤矸石是煤炭生産過程中的廢棄物,不僅佔用大量土地,逸出或浸出的硫化物還會造成污染,一直是煤炭企業和煤炭産區的一個老大難問題。

  貴州六盤水素有“江南煤海”之稱,雖擁有優勢資源,但每年産生數百萬噸的煤矸石。近年來,該市加大煤矸石再利用的科研攻關力度,但僅局限于發電、制黏土磚和地面填充料等領域,産品單一,附加值較低。紫森源集團董事長范鐘雲告訴《經濟日報》記者,他們在生産廢物的資源化利用上下功夫,與昆明理工大學煤矸石資源化利用研究團隊合作,建成了“年處理5000噸煤矸石綜合利用中試生産線”。

  六盤水市委書記李再勇告訴記者,煤矸石的資源化利用節約了企業生産成本,讓生産廢渣“變廢為寶”,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經濟日報記者 吳秉澤)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