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法治基礎
- 發佈時間:2015-07-23 04:31:33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張智全
7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工信部、財政部等十部委聯合發佈《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對網際網路支付、網路借貸等網際網路金融主要業態進行明確規定。此舉意味著網際網路金融將步入法治化和依法監管的軌道,進入規範發展階段。
網際網路金融近年來發展得如火如荼,對於滿足我國三農事業發展的融資需求也大有裨益。但其在力促金融體系改革創新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和隱患,如行業發展“缺門檻、缺規則、缺監管”;客戶資金安全存在隱患,出現了多起經營者“卷款跑路”事件;從業機構內控制度不健全,存在經營風險等。與傳統金融模式相比,網際網路金融因為利用了大數據、移動互聯、雲計算等新技術,能夠更為便捷地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其服務的成本更低,有利於創業。但作為新生事物,網際網路金融的風險也是顯而易見的,尤其是在尚無網際網路監管系統性立法和“九龍治水”監管模式的現實語境下,網際網路金融潛在的諸多風險更容易擾亂正常的市場秩序。
目前網際網路金融市場“渾水摸魚”等不良現象的存在,根源就在於法律法規尚待健全,以及規範有序監管的缺乏。此次十部委出臺的網際網路金融監管相關意見,明確要求未來對網際網路金融的監管既要簡政放權實行“寬監管”,又要“明確風險底線,保護合法經營,堅決打擊違法和違規行為”,通篇體現了以法治基石促網際網路金融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的強烈意識,必將有助於網際網路金融“野蠻任性”生長的終結,促使其在法治軌道上規範運作。
早在今年7月初國務院印發的《“網際網路+”行動指導意見》中,就明確提出加快包括網際網路金融在內的“網際網路+”領域的法律法規建設,讓法治成為網際網路金融良性發展的牢固基石。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一方面,要強化調查研究,前瞻性地對影響網際網路金融健康規範發展的掣肘問題予以科學研判,從而有針對性地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讓完善而又成體系的法律法規為方興未艾的網際網路金融撐起良性發展保護傘。另一方面,對網際網路金融負有監管職責的相關責任部門,必須堅持法治思維的方式,依法規範網際網路金融的經營管理,每走一步都要審視一下相關法制是否還有需要完善之處,對於偏離法治軌道的網際網路金融經營活動及時依照法律法規糾偏,從而讓法治成為網際網路金融規範有序發展的力量源泉。
夯實網際網路金融法治基石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續不斷地發力。惟有如此,網際網路金融推動金融乃至整個經濟實現更好發展的正能量才會得到充分釋放,堅不可摧的法治基石亦才能真正護佑其健康發展,從而確保其真正成為創業和激發市場活力的嶄新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