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帶一路”在中東歐系列——波蘭的憂慮

  • 發佈時間:2015-07-22 11:33:00  來源:中國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中東歐研究室主任 劉作奎

  波蘭華沙印象

  初到波蘭華沙(6月下旬),印象很好。這裡人少,對公共物品的爭奪就不會那麼激烈,生活品質較高。路上美女很多,潮男也不少,他們很愛打扮也很注重品味;城市國際化程度表面上看較低,很難看到英文標注在公共設施和場所,但年輕人的外語普遍不錯,公共服務人員也大都能説英語;蔬菜瓜果價格很低,生活很親民,商品計價基本單位是公斤,因此買東西時總是感覺售貨員多給你了;波蘭人也沒有西歐國家那樣的傲慢與偏見,待人比較熱情和平和;華沙氣候涼爽宜人,基本相當於在北京過深秋,可以避開北京的高溫;這裡的中國人很少,不類西歐國家那麼多,所以有時候略顯孤單,如果不適應西方菜係,華沙的中國餐館、商店又少,你的胃有時候會比較難熬,這是美中不足的地方。

  我在西歐國家也呆過一段時間,如果比之在波蘭,我覺得波蘭更親民一些,生活的氛圍更好。雖然不比西歐熱鬧,但融入到它的工作圈相對容易。西歐人固有的傲慢或優越感形成的氛圍,有時候是域外人難以突破的一座圍城。在波蘭,可能就顯得不那麼費事。在華沙期間,去了克羅埃西亞的杜布羅夫尼克,昂貴的旅行和生活費用使得我感嘆華沙的生活有多麼親民,衣食住行的成本真是很便宜。比如,波蘭現在是大櫻桃上市的季節,一公斤又紫又大的櫻桃只有10茲羅提(1茲羅提大概相當於1.5人民幣的購買力)左右,放在北京1公斤早超過100元了。蘋果則更便宜了,一公斤只有三到四茲羅提。我想迄今為止,這就是波蘭這個城市對外來人來説所具備的兩大競爭力吧:工作氛圍好,生活成本低。

  波蘭能夠創造這麼好的生活環境,與幾代人的努力密不可分。如今在平靜而和諧的生活背後,波蘭民族從內心是一個時時充滿憂慮感的國家。

  波蘭的憂慮

  波蘭人最擔心的是其天然的地理優勢發揮不了作用,對地理位置的恐懼一直深藏在波蘭人的民族心理當中。因為它在歷史上曾多次被瓜分,甚至被大國從地圖上抹掉了近100年。這種慘痛的歷史使得波蘭人認為,必須經略好它的地理優勢,要麼讓它變成福音,否則就成了全波蘭民族的夢魘。

  正在發生的烏克蘭危機使得波蘭更加感同身受,烏克蘭也佔據歐洲中心位置,也是波蘭的近鄰,現在它已經不是東西之間發展的紐帶,而是爭逐的戰場,國家也有分裂的可能。這何嘗不是波蘭過去歷史的重演?這些國家所處的尷尬地理位置,要麼成為列強爭逐的戰場,要麼成為各國合作共贏的動脈和樞紐。

  如果從這種心態來理解波蘭,就更能想像得到它對於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某種迫切性了。

  波蘭官員多次強調,波蘭是“一帶一路”進入歐洲的大門。但迄今為止,波蘭覺得自己似乎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它的合作心態不是漸進的,而是急迫的。波蘭的疑惑,其根源在於波蘭不太了解“一帶一路”倡議到底包括什麼具體內容,怎麼參與。比如,有波蘭專家就説,中國在闡釋“一帶一路”倡議的時候,應該先説明它不是什麼,然後説它主要是要幹什麼,這樣更易於外人了解。現有的“一帶一路”行動計劃過於宏大,波蘭認為從中找不到什麼具體的抓手。

  烏克蘭危機對波蘭的影響也是很大的,這種衝擊不但是心理上的,而是實際的。它的東向發展戰略因危機而受阻。因此,波蘭殷切希望能夠借“一帶一路”暢通包括農産品在內的諸多産品從東部進入中國的通道。

  波蘭想通過“一帶一路”合作獲取什麼

  波蘭願意在參加“一帶一路”並設定了三個目標,每個目標都很切實和具體:

  首先是希望擴大中波經貿合作,考慮到中波貿易不平衡,波蘭想積極擴大對中國的出口。

  波蘭農産品比較豐富,是主要營收來源之一,但近年來遭遇不少出口困難。波蘭60%蘋果出口到俄羅斯,是世界最大蘋果出口國之一。但烏克蘭危機之後,俄羅斯對包括波蘭國家在內的歐盟國家實行反制裁措施,禁止波蘭蘋果出口俄羅斯,也禁止類似蘋果等農産品過境俄羅斯出口到第三國。波蘭想設法擴大蘋果對中國的出口,期待中國能部分取代俄羅斯成為蘋果出口的重要分銷市場。豬肉也是波蘭主要的出口農産品之一(五大出口産品之一),在歐洲極富盛名,波蘭也有意擴大在中國的出口,但中國對波蘭出口豬肉禁運(因非洲豬瘟),直接關上了出口的大門。目前,中國從波蘭進口的主要是原材料,波蘭認為這不足以改變雙方的貿易逆差,因為原材料不是波蘭的強項,農産品和加工産品才是波蘭的強項,希望中國能夠改變進口産品結構。波蘭還希望能積極推進礦山開採設備、環保設備、污染處理設備出口到中國,因為這些産品在中國市場有很大需求。波蘭在歐洲市場還有較為暢銷的傢具(傢具出口世界第四)和塑膠門窗等,相關生産商希望能夠打開中國市場。

  波方認為,雙方經貿合作最大的挑戰在於中國對波蘭出口到中國的産品施加了很多限制,波蘭企業家看到中國市場很有潛力,但認為準入困難,並且因為中國是一個具有高度競爭力的市場,波蘭生産企業在中國難以生存。2012年波蘭政府出臺了GoChina項目,希望能積極了解中國市場,增加出口産品到中國。現在波蘭積極了解在市場準入方面,中國會有哪些方面的法律規定,弄清楚如何方便進入中國。從目前情況看,中波雙方就中國進口農産品問題進行了積極談判,有望明年取得階段性成果。中國可能不久就會吃到波蘭的蘋果甚至是豬肉。

  其次是利用好貨運班列。目前中歐雙方開通了鄭州到漢堡、蘇州到格但斯克、羅茲到成都的陸上貨運班列或海運班列。這些事實上是由地方合作推動的,其實也為中波雙方在“一帶一路”上的合作開了個很好的試點。波方認為,不一定任何一項大戰略都需要國家層面來推動,對於“一帶一路”這樣重要倡議,採取自上而下的推動是比較傳統的辦法,事實是從地方合作著手,自下而上的推動也是不錯的嘗試。

  現在貨運班列存在的問題是從波蘭到中國的返程貨不足,這一方面反映了中波雙方貿易逆差的現實,波蘭産品因競爭力問題難以進入中國市場,另一方面也因為波方宣傳不夠,波蘭公司還不知道中國市場有多大的機會,也不知道如何利用貨運班列。

  2015年6月份波蘭外交部長訪問中國時,波蘭貨運公司和鄭州合作夥伴簽署協議,在波蘭、白俄羅斯邊境開貨運中心和物流中心,這將有利於加強對中國的出口。這一點對波蘭來説是極大的利好,一方面中國貨物在波蘭有了落腳地點,波蘭避免使自己只扮演運輸通道實際難以獲益的情況。同時,這一地段選擇輻射了波蘭周圍幾個重要國家如白俄羅斯、烏克蘭以及一些中東歐國家,波蘭可以很好發揮其地緣優勢了,成為中東歐地區新的産品集散中心。

  最後,波蘭企業希望中國擴大對波蘭的投資,尤其是綠地投資,而不是並購。在這一點上,雙方還沒有實現很好的對接。波蘭也建有工業園區,為外國投資者創造了不少好的條件,但中國企業似乎興趣不足或者對波蘭市場缺乏了解。目前,一個重要利好消息是,在中方推動的“16+1合作”的各種協調機構中,在波蘭設立中國中東歐國家聯合商會以及中國中東歐國家投資秘書處,波蘭在推動中國中東歐投資合作上開始具備了較大的優勢,可以匯攏來自中國和中東歐國家諸多的投資資訊並做好協調,從而為吸引中國的投資搭下了一個很好的平臺,中國投資合作的未來前景是比較廣闊的。

一帶一路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易華錄 34.11 5.96%
2 傑賽科技 16.88 4.20%
3 山東路橋 6.35 4.10%
4 敦煌種業 7.78 3.87%
5 三一重工 8.16 3.8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中洲控股 15.08 -4.13%
2 晨鳴紙業 16.82 -3.67%
3 珠海港 8.84 -2.64%
4 中工國際 15.74 -2.42%
5 北方國際 17.32 -2.31%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