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警惕“免費體驗”背後的貓膩

  • 發佈時間:2015-07-22 08:33:08  來源:天津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一時期以來,不少消費者來到區消費者協會和區市場監管部門投訴個別商家店戶以試用、體驗等形式誘騙消費者進行強制消費的不法行為,消費糾紛頻發。

  前不久,消費者李某與閨密利用公休日逛街購物時,被一女孩熱情地叫住,聲稱其所在的美容院免費提供美容體驗,出於好奇加之免費享用,李某等信以為真很快就來到該美容院。誰料,剛做完所謂的“免費體驗”後,就被強制進行了收費項目的美容並交款400元。李某認為該美容院服務員以免費美容為名誘騙消費者上當後進行強制消費,遂及時到有關部門進行投訴。消協部門受理該投訴後,依據《消法》相關規定責令美容院退款400元給消費者李某,消費糾紛得以解決。無獨有偶,一些消費者也與李某一樣遭遇過同樣的“體驗”經歷。

  鋻於此,消協、市場監管部門特聯合發出“消費警示”:

  特別提醒想做美容美發體驗的消費者,務必要在體驗前充分問清有無費用?體驗或試用均包含哪些項目?是何形式?是全部體驗還是部分體驗?體驗過程中是否可以終止?體驗時使用的産品如:潤膚霜、洗髮液等産品是否需要花錢?因為體驗消費時,商家會不斷向你推銷各種商品或服務,或要求你辦理會員卡、優惠卡,服務人員還會用“辦卡如何如何優惠、實惠”、“某某美容産品最最適合您的皮膚”之類的“誘惑”性語言吸引你。爾後,未經你同意就使用需要花錢的産品為你做“體驗”。若你不同意購買商家提供的商品或服務時,商家就會停止提供消費體驗,往往美容只做了一半臉或做全臉後不給清洗,並聲稱“你用了應該花錢的産品,要走也行,先把帳結了!”。再如:美發只是修剪了一部分,如果你不消費就不會繼續修剪。此刻的商家則利用消費者不願難堪和尷尬並害怕丟面子的心理,變相“強迫”消費者掏錢。

  因而,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消費者不要輕易交錢!並要學會做到如下兩方面:

  一是在體驗過程中,消費者要學會隨時説“不”!明確告訴商家,你不想購買或使用商家提供的商品或服務進行“體驗”,如果商家予以反對,應及時中止“體驗”。

  二是如果商家藉故“找茬”不讓消費者離店,則應立即選擇報警,向公安部門詳細説明商家是如何限制消費者行動自由的,請求出警解決。當你已經被迫強制消費時,不要馬上離開商家店舖,現場採取撥打“110”報警,這樣做是為了方便消費者日後到消協、市場監管部門投訴舉報並解決消費糾紛時能有一個真實的事實證據,幫助消費者參照相關法律、法規解決消費糾紛。

  有關專家人士指出:一般節假日或市場消費和旅遊旺季之際,一些商家店戶都要大搞攬客的“噱頭”。特別是隨著夏季到來,個別美容店就會以“防曬抗曬、美容護膚”為名吸引消費者眼球。所以,消費者面對市場上五花八門、眼花繚亂的各種促銷宣傳、拉人攬客、免費體驗、免費使用、享受優惠、辦證辦卡等形式,一定要擦亮眼睛、理智對待、謹慎選擇、注意防範。要知道“免費午餐”背後肯定暗藏貓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