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交通物流 > 正文

字號:  

四問收費公路改革:高速路會否成“永久提款機”

  • 發佈時間:2015-07-22 08:32:5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李金磊  責任編輯:李春暉

  

四問收費公路改革:高速路會否成“永久提款機”?

  

資料圖。

  收費公路將迎來重大改革。交通運輸部昨日公佈《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修訂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稿提出,政府收費公路中的高速公路不再規定具體的收費期限,以實際償債期為準,確定收費期限,債務償清後將實行養護管理收費。

  這意味著高速公路將長期收費。為何要作出上述調整?高速公路是否會變成“永久提款機”?是否存在重復收費問題?又該怎樣滿足公眾對收費公路“提速、降費、透明”的期待?

  高速公路為何擬長期收費?

  ——目前總體虧損

  7月21日,交通運輸部公佈《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修訂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15年8月20日。

  意見稿中最令人關注的是對收費期限做出了調整。根據意見稿,政府收費公路中的高速公路實行統借統還,不再規定具體的收費期限,而是以實際償債期為準,確定收費期限。特許經營高速公路經營期限一般不超過30年,投資規模大、回報週期長的高速公路可以約定超過30年;償債期、經營期結束後,實行養護管理收費。

  這一標準較現行的規定有很大的變化。按照現行條例,政府還貸公路最長收費期限不得超過15年(國家確定的中西部省市為20年);經營性公路最長收費期限不得超過25年(國家確定的中西部省市為30年),而“收費公路的收費期限屆滿,必須終止收費”。

  為何要作出這樣的調整?“這主要是基於債務風險和金融安全的考慮。”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毛壽龍對中新網記者表示,隨著高速公路建設成本的不斷攀升,在原來規定的固定期限內已無法按時償清貸款,高速公路總體處於虧損狀態。如今不再規定具體的收費期限,增強了靈活性,有利於降低政府性債務風險。

  根據交通運輸部6月30日發佈的《2014年全國收費公路統計公報》,2014年全國收費公路虧損1571.1億元。這一數字比2013年翻了約2.4倍。中新網記者還梳理髮現,截至目前,除西藏、海南兩省區沒有收費公路外,在其他29個省區市中,25個省份2014年收費公路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僅安徽、廣東、浙江、上海四地出現盈餘。

  高速公路是否成“永久提款機”?

  ——長期收費合理性引爭議

  面對高速公路期限調整的消息,網友們反應不一,有人認為“長期收費有合理性,可以有效分流車流量,而不收費的話就會堵成慢速公路”,而有人則認為“長期收費沒完沒了,高速公路將變成‘永久提款機’”。

  “這是一種錯覺,高速公路不會成為‘永久提款機’,”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堅對中新網記者説:“現在大部分高速公路處於鉅額虧損,連債都還不了,更不用説‘提款’了。”

  趙堅表示,目前中國高速公路里程已經超過美國,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建設世界最大規模的高速公路網,負債也自然比較大。而為了滿足公路的建設、養護、管理和債務償還的資金需求,按照“用路者付費”原則,政府償債的高速公路可能將長期收費。

  對於高速公路以後將長期收費的問題,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副局長王太指出,通過對高速公路的功能、特點和資金保障進行的充分調查、研究、論證後認為,高速公路按照“用路者付費”的原則,實行長期收費是合理的。

  “在我國公路網中,佔公路總里程97%左右的普通公路是主體,包括了普通公路和農村公路,採取向車輛用戶普遍徵稅的方式,實現連接城鄉、通達全國,保障公路的基礎性、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務;佔公路總里程3%左右的以高速公路為主的收費公路是補充,向公眾提供可自由選擇的高效率、高水準通行服務,實行誰用路、誰受益、誰付費。” 王太表示。

  是否存在重復收費?

  ——燃油稅非全部用於公路

  對於收費公路,不少人認為,買車的時候交了車輛購置稅,加油的時候交了燃油稅(即成品油消費稅),為什麼用路的時候還要再交通行費? 這是否是重復收費?

  “中國公路的稅收主要是兩種,一是車購稅,主要用於公路建設;二是成品油消費稅,主要用於非收費普通公路養護。”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王偉認為,由稅務部門來徵收的成品油消費稅並不是全部都用於普通公路養護的,這個稅收中間很大的一部分是分給了航道養護、運輸管理、環境保護和新能源發展,甚至還要分給農民的農業機械柴油和漁民漁船柴油的補助。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收費公路自身的養護管理、債務償還,包括社會資本投資的回收等等這樣一些錢,就需要通過車輛通行費予以保證。三者的支出範圍和用途是不一樣的,所以説它沒有一個重復收費的問題。”王偉説。

  交通運輸部法制司副司長魏東昨日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多年來非收費公路的養護資金主要來源於返還的成品油消費稅,收費公路的養護經費由通行費收入負擔。目前成品油消費稅中交通轉移支付資金僅能滿足現有普通公路一半的養護管理資金需求,不具備承擔高速公路養護管理支出責任的能力。

  諸多期待如何滿足?

  ——提速、降費、透明

  “每逢節假日高速路就變成停車場”“費用太高,減去一半長期收費也行”“通行費都用哪了”……在這些呼聲的背後,是民眾對收費公路“提速、降費、透明”的期待,而這些期待又該如何滿足?

  在通行效率方面,意見稿規定“收費道口的設置和開放應符合車輛快速通行的需要”,同時要求“利用新技術推行不停車收費,逐漸減少人工收費方式”,從而實現“提高通行效率和服務水準”的目的。

  在通行費用方面,意見稿提高了收費公路設置門檻。由原來中西部經批准二級路可以收費的規定,進一步限定為新建和改建技術等級為二級以下(含二級)的公路不得收費。並明確已經取消收費的二級公路升級改造為一級公路的,不得重新收費。最終實現只有高速公路收費,其他公路全部回歸公共財政承擔的目標。

  在資訊公開方面,意見稿專門增設了"收費公路資訊公開"這一新章節。按照規定,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要定期向社會公佈年度通行費、年度還本付息、養護、運營管理、稅費等費用支出等資訊。同時規定,審計機關應當依法加強收費公路的審計監督,對瞞報虛報通行費收支和債務情況等違法違規行為,依法進行查處。

  “要認真管好路、合法用好錢。” 毛壽龍表示,收費公路賬目要清楚,“錢用哪去了”必須公開透明,這樣才能保障公眾對收費公路相關資訊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