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有人往小龍蝦里加罌粟殼 殺白禽可放心購買

  • 發佈時間:2015-07-22 05:33:37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柴悅穎 實習生 林佳琦

  浙江的肉品、水産品主要存在哪些問題?市面上真有“注膠蝦”嗎?殺白禽能否放心購買?昨天,省政府新聞辦舉辦2015全省肉品和水産品安全專項整治“百日會戰”行動新聞發佈會,省食安辦除公佈從3月1日至6月10日的集中整治情況外,也就目前的餐桌安全問題進行了解答。

  在這100天裏,全省共受理舉報2406件,查處1879件,檢查冷庫、屠宰場(點)、餐飲單位、生産加工企業、畜禽、水産養殖場、交易市場等各類重點區域(場所)18余萬個。從查處的案件來看,除了制售假冒肉及肉製品外,加工小龍蝦違法添加罌粟殼等問題也榜上有名。

  加工小龍蝦有人添加罌粟殼

  “進口和使用未經檢驗檢疫或檢驗檢疫不合格,私屠濫宰生豬,購、銷、存、用病死或死因不明肉品和水産品,銷售過期變質肉品和水産品、假冒、非法添加、非法使用違禁藥物等行為,都是我們這次‘百日會戰’集中整治的重點。”

  省食安辦專職副主任盧永福説,從查處的案件看,主要有7個方面的類型:比如制售假冒肉及肉製品;走私冷凍肉品;銷售過期的冷凍肉品或水産品;標簽標識問題;無證無照生産加工肉製品;銷售有毒有害肉品、水産品;非法添加。

  查獲的案件主要有:溫州方某某等人涉嫌制售假牛肉案等;嘉興柳某等人涉嫌銷售未經檢驗檢疫的走私的疫區牛肉案等;金華王某某銷售超過保質期未標注生産日期的冷凍禽類食品案等;進口肉品、水産品沒有中文標簽或沒有任何標簽標識或標簽標識不全等;全省取締“黑窩點”等757個;湖州龔某某等人制售毒狗肉案等。

  “就連加工小龍蝦,也有人違禁添加罌粟殼、使用違禁藥物養殖水産。”盧永福説。

  截至6月10日,全省共行政立案4422起,查扣問題肉品、水産品80余萬公斤,涉案貨值1607萬元;行政部門移送涉嫌犯罪案件219起,公安部門刑事立案140起,公佈黑名單企業277家。冷庫是這次行動的重點場所和突破口,執法人員對進口、生産、經營、餐飲各環節貯存肉品和水産品的冷庫,進行全面的排查和抽檢。

  正檢測“注膠蝦”膠狀物成分

  針對“殺白禽”、“注膠蝦”這些老百姓高度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浙江是怎麼做的?昨天,相關負責人也分別進行了解答。

  “今年7月12日下午,鄭女士在溫州瑞安市安居街的水産攤,購買了4隻冰凍蝦,發現蝦中含有疑似膠狀物質。7月13日和14日,瑞安市食藥監局就此進行了調查,發現問題蝦確實存在,來自於溫州蒼南。”

  省食藥監局副局長陳智慧説,目前共出動檢查人員355人次,在溫州全市範圍內摸底調查經營戶754戶,發現確實存在少量注膠蝦。根據蒼南相關部門的初步調查,該問題蝦來自廣東。“後續主要有四項跟進措施:委託專業機構組織檢測,查明其中的膠狀物成分,及時向社會公佈檢測結果;追根溯源,查清注膠蝦來源及不明膠狀物産生的環節;暢通12315舉報投訴電話,及時接受和處置市民就該類蝦的舉報;加強輿情監測,及時回應社會關注。”

  另外,針對浙江家禽殺白上市工作的推進情況,省農業廳黨組成員、畜牧獸醫局局長張火法表示,浙江已逐步統一了家禽屠宰準出、市場準入要求,即統一殺白凈膛並具有“一證兩標”(即檢疫合格證與標誌、産品標識),以及監管要求。

  “全省已按要求建成家禽屠宰場18家,日單班屠宰能力可以達到72萬隻,設區市主城區殺白禽的市場供應完全可以保障;設區市相關市場主辦者和經營者,也完善了冷櫃等經營設施,建立索證和相關標識查驗等制度。定點屠宰廠按標準屠宰出廠的殺白禽,可以放心購買消費。”張火法説。

  相關閱讀

  杭州開展進境肉類專項檢查行動

  200公斤美國産過期凍雞翅尖被查獲

  實習生 韓晶晶

  通訊員 謝樺

  記者 阮妍妍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提高,越來越多的進口食品飛入尋常百姓家,尤其是肉類産品的進口量每年都呈遞增態勢。

  不過,最近圍繞走私冷凍肉引發的“僵屍肉”話題持續發酵,讓不少市民也為進口肉類産品品質捏了把汗:我家飯桌上的進境肉類安全嗎?

  近日,杭州檢驗檢疫局在勾莊開展了進境肉類專項檢查行動,結果顯示進口肉類市場總體情況較好,未發現來源不明以及來自疫區的肉類産品。

  現場:過期進口凍雞翅尖被銷毀

  昨日,隨著一聲令下,本次被查獲的過期進口冷凍雞翅尖被銷毀。據介紹,這批商品全是檢查組在進境肉類專項檢查行動中查獲的,貨物標簽顯示,該批貨物2014年5月28日由美國生産,保質期為1年。檢查組隨即要求貨主出示相應的《入境檢驗檢疫證明》及相關記錄。

  經核實,貨物于2014年8月2日入境,其對應的《入境檢驗檢疫證明》真實有效。

  “目前,進境肉類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走私和過期這兩大項,經過正規渠道進來的肉製品都是經過一系列品質檢驗與認證過程的。”杭州檢驗檢疫局動植檢處副科長鄔迎輝告訴記者,未經檢驗檢疫的肉品可能存在致病菌,甚至嚴重的是來自疫區的肉。

  事實上,按照有關規定,對入境肉類實行嚴格的準入制度和審批制度,每一批檢驗合格的産品均會有《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

  “總體來説,進口肉品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分入境前準入、入境時查驗、入境後監管。”有關人士説。

  提醒:消費者可要求商家出示檢驗檢疫證明

  在本次專項檢查中,檢查組重點檢查了冷凍食品交易市場和進境肉類指定存儲冷庫,詢問貨主産品來源渠道,查看貨物的《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及進口和銷售相關記錄,並抽查了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品種的進口肉類。

  從當前檢查結果來看,杭州轄區進口肉類市場總體情況較好,檢查的進口肉類均在我國《允許進口肉類産品的國家或地區以及相應的品種和用途名單》內,未發現來源不明以及來自疫區的肉類産品。

  而針對消費者關心的如何通過肉眼判斷進境肉類是否安全的問題,鄔迎輝特別提醒,“正規的進境肉類都是持有《入境檢驗檢疫證明》的,這是區分進口肉和走私肉的一大要點,消費者可以在購買前要求商家提供該證明。如果對方不配合,市民也可以向檢驗檢疫等機構舉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