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與其不斷補貼,不如減免稅收

  • 發佈時間:2015-07-22 02:31:21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觀察家

  美國政府經常譴責中國政府補貼出口企業,實際上這些補貼大部分是出口退稅。出口企業只要達到某個額度就將增值稅和消費稅退還。

  央行等十部門近日發佈的《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中特別提出“要落實和完善有關財稅政策”。對於業務規模較小、處於初創期的從業機構,符合我國現行對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稅收政策條件的,可按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政府對部分企業稅收優惠,表面看和補貼很相似,都是對企業的區別優待。中國的稅收優惠多是先全額繳納,達到條件的再事後退稅。然而,這樣看起來就更像補貼了。

  美國政府經常譴責中國政府補貼出口企業,實際上這些補貼大部分是出口退稅。出口企業只要達到某個額度就將增值稅和消費稅退還。看著像補貼,實際是退稅,我們討論的減免稅的一種。對於這種情況,應該完全支援。

  補貼和減免稅有什麼區別?為什麼反對前者,支援後者,這兩者不是一樣嗎?要理解它們的區別,必得對其性質做進行一番分析。

  政府補貼,究其本質乃是政府開支的一種形式。政府開支通常分兩種形式,一種是政府消費,另一種是轉移支付。政府消費除了給公務員發工資維持運轉,其他消費基本可以視為廣義的補貼。比如修高速公路是補貼有車族,建免費公園是補貼老年人。而轉移支付,則是政府直接挪用稅款,以貨幣直接發給少數人,這也是本文討論的狹義補貼。轉移支付其中就包括企業補貼。

  中國的企業補貼五花八門,很多上市公司都視補貼為重要的利潤來源。除了老邁虧損的傳統企業,新能源、動漫、遊戲、網際網路企業這些新興行業都在接受補貼。

  政府之所以徵稅越來越多,面臨的債務卻越來越沉重,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需要花錢地方太多,很多補貼都以透支未來財政收入來實現的。

  補貼是很複雜的事情,相比之下,減稅則簡單得多。

  政府手上握有大量稅金,如果以補貼干預市場,必有各種利益權衡分配。表面看補貼使一些企業的盈利壓力減輕,實際上整個市場經濟體的負擔變得更重。補貼是以其他企業負擔加重為代價的,通常是優秀的企業被徵更多稅,不賺錢的垃圾企業獲益。

  免稅則是減輕企業負擔,同時也不勞財政部門費心。他們只需要在稅目表上把一些打“√”抹掉,就可以了。其他問題全由企業家操心。好的減免稅應是簡潔易懂,開誠佈公的,這樣不僅可以減少企業家負擔,還能夠有效遏制腐敗。

  稅收洼地會吸引很多企業家投入到該領域,這和補貼刺激繁榮的效果根本不同。免稅使這一領域更接近完全市場競爭,企業家想從競爭中脫穎而出,必得通過服務消費者才做得到。如果政府採用歧視性稅收優惠扶持某企業,限制其他企業,問題就出在受害企業被徵收重稅,而非免稅企業損害了它的利益。這裡面容易出現權力尋租的空間。如果整體稅率很低,稅收歧視引起的優汰劣勝就不會出現。

  免稅多一些,並不以競爭者增稅為前提。有前途的新興産業會因免稅政策而茁壯成長,落後産業也不會因為免稅而盤踞在歷史舞臺,最多使它們延長生命,盡其所能地貢獻出最後的光和熱。

  □箐城子(羅輯思維主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